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七章 《還鄉》

 

“只可惜啊,《流民圖》在上海短期展出後,就不幸被強行借覽,此後音信杳然。一直到了五三年,上海美協一位畫家,才從某地下室的垃圾堆中發現了這幅《流民圖》,僅剩下半幅不說,還殘破黴爛。”

 

“於是重新將它裝裱,送給蔣兆和的遺孀蕭瓊珍藏。直到八八年,才由蕭瓊女士捐贈給中國美術館收藏。”

 

“來了來了。”費觀夾著兩軸畫卷走了回來,手上還多了幾雙白手套。

 

大家將展廳大楠木桌給清理了出來,然後將畫卷展開。

 

周至一看就愣住了:“《還鄉》竟然收藏在工美?”

 

“肘子我發現你的知識系統真是零零碎碎的。”費觀有些無語:“知道《還鄉》,卻不知道《流民圖》,還不知道作者是蔣兆和,更不知道《還鄉》在工美。”

 

“隔行如隔山,從美術這個維度看我的知識體系,的確如此,接受批評接受批評……”周至一邊喃喃自語,一邊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兩幅畫卷。

 

兩幅畫卷都是一米八乘一米,一幅就是周至已經熟悉的《還鄉》,另一幅則是周至沒有見過的《二哥出川》。

 

費觀見周至已經入神,直接開始介紹:“據統計,在抗戰爆發後,有超過四千兩百萬的勞苦大眾,為躲避戰火被迫逃離家園。勝利後,三千萬大後方的難民迫切希望返回故土,重建家園。”

 

“數以千萬計的難民自西向東回到故土,形成我國近代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人口大遷徙。在糧食、醫藥、交通工具均極為匱乏的情況下,抱著性命之虞,緩慢前行,盼著回到家鄉與分離的親人早些團聚。他們輾轉流離,風餐露宿,貧病交加,創痛並沒有因為戰爭的結束而結束,而是在繼續發揮著破壞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