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六十四章 雞公碗

不過在周至看來,他欠蔡老的人情更大。

要不是蔡老慧眼獨具,同意發行周至的《川味趣談》繁體版,這套書絕對不會有現在這樣大的影響和豐厚的收益。

可以說周至的第一桶金和大部分的名聲,都是得益於《川味趣談》繁體版的發行。

現在的國人其實還是有一種自卑的心理,嘴上喊著奮起直追,其實心裡就已經認定了差距。

要不是蔡老為這套書做序,並且在繁體中文區大力推介並且帶起了一波銷售成績,闖下偌大名聲然後反作用到了國內,甚至幫周至拿了個國家圖書獎提名……否則就只靠擺在國內新華書店裡簡體版那幾百一套的定價,怕是都罕有人問津。

相比這套書給周至帶來的收益,什麼電子遊戲廳卡拉ok廳出租車頂子,都得靠邊站。

現在這套書的銷量紅利期已經過去了,但是活脫脫的外匯收益,又成了周至參與歐洲貨幣危機的母本。

而這套書在繁體中文區的成績,還引來了付霞的關切,讓英文版的發行也提上了日程。

這一切,都是蔡老這位伯樂給周至帶來的。

有了這些基礎,現在兩人見面,才如同久違的爺孫倆一般,分外親熱。

“蔡老,這位是我們文物局外事處的處長王立梅女士,這位是新華社的張……”周至現在成了引見人,然後卡殼了,他既不知道王立梅口中這個小張的職務和名字。

小張現在有些後悔,之前過於輕視周至,跳過了介紹環節直接談工作,現在只有自己介紹自己:“蔡老你好,我是新華社常駐港島記者張斌。”

“那就是同行。”蔡老倒是挺和藹:“走吧,我們進去再談。”

tvB現在也算是如日中天的時代,連續幾部超級大戲如《大時代》,《巨人》,都是這段時期的著名作品。

但是來到tvB總部卻非常令人失望,既不氣派,也不恢弘,在周至看來,甚至還不如改換裝修之後的蜀都臺。

tvB有個著名的公雞碗,本來這是一個普通道具,但是因為使用頻率較高,在延續到後來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在上百部電視劇裡都出現過,最終成了妥妥的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