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零八章 劉珍

這段路是繞過安樂山第一座小筆峰,經過這裡就是一段好走的平路了,而第二座主峰則是筆架的中鋒,形狀如同一個大仙,倚靠著山壁端坐,就連在夾川縣城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這裡叫做“仙人石”。

從仙人石下看縣城也很清楚,紅水河蜿蜿蜒蜒從安樂山下流過,流經一片丘陵之後在馬街入江,兩河相夾處,就是夾川縣城。闌

主峰上還有一處小洞,這個洞神奇地洞穿了主峰的東西兩面,處了正午的短暫時分,總會因為山麓兩側的溫差導致空氣流動,長時間保持著涼風習習,因此被稱作“穿風洞”。

穿風洞裡也能擠下十來個人,還可以看到安樂山的岩層結構,丹霞地貌中夾著沉積的小卵石和小螺殼化石,不過小螺殼都被人摳走把玩了。

爬上穿風洞就可以看見安樂山下,有一塊田,如同一隻巨人的大腳印,那是仙人留下的遺蹟。

大家在穿風洞吹了一會涼風,感覺涼爽之後才摸回主路上來,朝著第三峰進發。

這裡要經過撐腰石,就是其實就是一道石縫,石縫裡邊密密麻麻支滿了木棍,按照夾川習俗,是在這裡撐過木棍兒之後,全家人今年都不會腰痛。

走到這裡人文風景開始多了起來,首先就是一處洞穴,九連洞。

這個洞很“扁”,就是空間巨大但是高度很低,得跪著才能爬進去,裡邊有一塊像一張床一樣大的石頭,周圍還有一些大小的石塊。闌

據說當年這裡有一位仙人修道,石床和石塊都是他當年的物品所化。

女孩子們也架不住好奇,鑽進去爬了一圈。

等到她們從洞中出來,周至就開始講關於這座山的故事。

“剛剛我們造訪過先汪,當年他留有一首《題安樂山》,詩曰:

碧峰橫倚白雲端,隋代真人化跡殘。

翠柏不凋龍骨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一身回首天邊立,萬壑皆從腳下看。闌

莫道煙霄無路上,但存仙骨到非難。”

“這首詩說的是我們夾川出過的一位神仙,叫做劉珍。”

“根據歷史記載,劉珍,字善慶,綿竹或什邡人。開皇時期,也就是隋文帝時期,居住在安樂山裡,有一天取自己的丹經鍾磐,封在石室當中,說道:‘後六十年當有聖君取之’。說完於四月望日,飛昇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