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零七章 先汪

“這裡背山面水,氣候適宜,無旱無災,特產還挺豐富,很快就發展成了一處魚米之鄉。”

“因為是從這處墓地發展起來的,因此如大家所見,老祖的墓葬,就落在了鎮子的中心。”

周至補充道:“看這裡的青石板路就可以知道,當年先市是多麼繁華,和馬街榕山不遑多讓,先市最好的特產是什麼——醬油,醬油的產生需要什麼?需要富餘的鹽和糧食。”

“因此大家要知道,在古代能夠以醋、酒、醬油、糖聞名的地方,再窮都窮不到哪兒去。”闌

“那是,當年我們先市就是以醋和醬油聞名,肘子都說每次經過這裡,都要買呢。”說到這裡老先皺起了眉頭:“不過今年有點惱火,市上都只能買到夾川醬油。”

周至心頭不免咯噔一下:“這是為啥啊?”

“經營困難唄!”老先說道:“醬園廠都是用的老工藝,出醬油那起碼得是三年陳。這幾年糧食價格是連連上漲,醬油價格卻被外地大廠醬油擠兌著,上不去,三年前的老醬用完,這幾年的新醬缸越開越少,眼看就要幹不下去了。”

“前幾天鄉上還開了動員會,說是縣裡鼓勵私人接手醬園廠,只要解決工人工資,其它各種優惠,卻是讓我們聽了個熱鬧,就那些破屋子破蒸籠破醬缸,能值二十萬?鄉長那是打著哄騙外鄉人的心思胡亂報價呢!”

二十萬是個大數目嗎?在現在國內正常就能月入十五萬的周至來說,真不是。可對於鄉鎮集體企業來說,一般都是五六千塊起家,二十萬,那就是天文數字了。

周至心思一動,先市醬油香醋那是全縣都知名的老品牌,最早在光緒年的創業號叫做“江漢源”,後來到民國與鎮上另外兩家合併成為“同仁合”。

到現在廠子裡還有個三官廟,祭祀保佑醬油手工業興旺發達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以及六百多口從光緒年流傳到現在的老醬缸,在周至的心目裡邊,光這些加上兩塊尚存的老招牌,都不止二十萬了!闌

這事兒絕對能做大做強,不過得先回去和小娟兒姐和大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