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三十五章 國瓷

“隨後,由中央美術學院擬定了一份名單給中央政府輕工業部,成立了‘建國瓷設計委員會’。”

“名單包括有鄭振鐸、江豐、張仃、沉從文、梁思成、林徽因、祝大年、高莊、等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和工藝美術家在內。委員會對‘建國瓷’的設計定位提出了主導性意見,既要體現我國傳統陶資藝術風格,又要符合今天的實用,表達出新中國新面貌的要求,打破了歷朝歷代官方用瓷‘任其百爾,執事媚滋一人’的舊條框。”

“但是國家還有很多制瓷大師,所有能工巧匠幾乎都在各大瓷廠上班,因為這個工程,帶出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除了創造了空前絕後的藝術珍品和輝煌成就外,還為新中國的瓷器燒造技術打下了堅不可摧的基礎。”

“當時的工作人員如王步、祝大年、王錫良、張松茂、戴榮華、劉雨岑、李進、周國楨等,到現在都成了大師級的人物。”

“但是我們提出的要求,就是‘採用傳統古法技藝,復燒斷代瓷器,發揮主觀能動性,力爭跨越古人’!”

“這可不是簡單說說的,我們真的做到了。”老工程師說話的時候心中充滿了自豪:“比如粉彩瓷,以前只有釉上彩,我們在研究7501瓷器的過程中就完成了突破,將釉上彩變成釉中彩,解決了困擾歷代的釉上彩剝落問題。”

“就白度來說,歷代瓷器最好的,白度只能達到百分之八十。”廖廳長說道:“而在我們但是的努力下,瓷胎白度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多。”

“而且那批瓷器可謂真正的瓷器活化石。是集但是國內最著名的陶瓷匠人,工藝美術家、文化名家、國畫大師集體創作,從品質上說已經勝過古代官窯、且古法燒製,質量那是沒得說得。”

“是的。”王老爺子說道:“我記得之前的瓷器,受匠人畫功的影響,很少有雪景瓷器,有了國畫大師的加入,這事兒就好辦了。”

“這就是清三代官窯引入督陶官的原因。”周至笑道:“有了文化人士的參與,瓷器產業的美學品質立刻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