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零六章 葫蘆公案

“原來還有這樣的淵源……”馬爺扭頭對馮倉說道:“那得空咱們也去給老林捧捧場吧,你那博古架不是也要添點東西嗎?”

“博古架添點小件也挺雅緻的,單色瓷系列,文玩系列,甚至鼻菸壺,鳥食罐,蟈蟈匏器,紫砂壺系列,都是很好的收藏品系。”

“肘子你對鳥食罐兒還有研究呢?”馬爺問道。

“肘子不錯的。”費觀笑道:“在蜀都送仙橋,套了一套鳥食罐兒送我們,說是乾隆的那啥……”

“描金粉彩,折枝金玉嬌題材的。”

“宮樣兒?”

“的確是官窯器。”

“這次帶來了嗎?”

“只帶了一個。”費觀說道:“啊不過另外兩個我拍了照片,那膠捲兒沒用完,還在相機裡頭呢。馬爺要是想看,我改天去沖洗出來。”

“不是我想看,是我師父,鳥食罐兒是他的癖好。”

“王老先生還好這個?”周至之前對王時襄不是太瞭解,只知道他是明清傢俱的大家,故宮博物館的文物鑑定大家,卻不知道他對這些小零碎也有研究。

轉念一想卻也是理所當然,沒有哪個文物鑑定大家是僅憑一個門類當上大家的,傢俱這類鑑賞本身就涉及了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識,要用到木料,大漆,金屬,玉石,螺鈿,織品,石材等等材料和工藝,明式傢俱大家,當然也得是這些門類的大家。

這就和曾師祖的訓詁學有些類似,訓詁學大家,必定是古文、古典詩詞、先秦文學、古典哲學、中國歷史、書法篆刻甚至繪畫的大家。

比如古代文字作為藝術,留給後人的,就書法藝術和文學藝術,你要是不懂這些,文章大意都弄不明白,還敢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出來做注?

也有人真敢,不過那不叫學者,那叫笑話。

“我師父去年過八十大壽,師母給他畫了一幅圖,叫做‘大樹圖’,”馬維度笑道:“圖上畫了十五種果實,代表了師父的十五種愛好了成就,分別是明式傢俱、髹漆研究、竹刻、葫蘆、火繪葫蘆、繪畫、鎏金銅佛像、蛐蛐罐、鴿子、鴿哨、鳥食罐、放牛、大鷹、獾狗、烹飪。”

“誒?說起來你和他老人家還頗有些類似呢,你們都對吃的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