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吳家

  “肘子和木頭都是大娃娃了,怕是都不會玩那個了。”吳爺爺笑道:“吃飯!”

  這裡是山區,種稻子的地都少,主要是紅薯、玉米、南瓜、土豆。

  么叔是好木匠,經常去給鄉親們打傢俱,很多都是用大米結算,倒是比周圍的人家殷實。

  但是就算再殷實也沒辦法,想吃新鮮豬肉得下十五里山路去山腳下的大隊部,還不是天天有,得等逢九的大集才行。

  因此有雞湯喝,有鹹肉吃,就是最高的待客標準了。

  至於玉米土豆那灶臺上就煮著一盆,你想吃就去拿,吃不完的晚上可以餵豬。

  周至是非常挑嘴的人,以前很少來二里鄉的原因,就是嘴上太虧欠自己了,楊和所在白米鄉就好得多,起碼可以自力更生搞到不少鱔魚泥鰍小魚之類打牙祭。

  安卓蘋果均可。】

  不過二世為人之後,不可能在這些上頭多有計較,何況筍子雞湯實在是不錯,笑道:“路上還說搬幾個螃蟹來丟雞湯裡的,結果嬸子已經想到了。”

  嬸子笑道:“不是我想到的,是鬧娃想到的,知道你們要來,他昨天就摸了一些回來。”

  “誒對呀,鬧娃呢?”鬧娃是么叔家兒子的小名,大名叫吳理,乾爹給取的;字取鬧,小字鬧娃,喬老爺給取的。總之是相當的囂張。

  “他還沒放假呢,在紅水市住校。”

  “高中還是去夾川中學讀吧。”周至說道:“要不然就真成了黔省讀書蜀省高考,搞反了。”

  現在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趨勢,周至他們下面的年紀,已經開始出現了“插班生”,都是消息靈通的夾川籍外地人士,想盡千方百計找人情託關係,將孩子弄到夾川中學來就讀。

  夾川中學的教學質量這兩年突飛勐進,在夾川中學插班,然後學籍依舊掛在黔省、滇省、甚至是雪區,那高考是要佔大便宜的。

  這是個新的現象,暫時還沒有什麼約束的政策,也算是個機會。

  “鬧娃的成績一般……”嬸子說話的時候還小心地看了一眼乾爺爺。

  周至就明白了,估計鬧娃的成績是差一點點,但是乾孃是主管文教的副縣長,乾爹是文教局副局長,這點事兒實在不能叫事兒,多半是幹爺爺打了招呼,不讓么叔么嬸因為鬧娃的事情去打擾乾爹乾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