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 雙鉤法

  穆如雲看著那不高的凳子癟了癟嘴,心想這就是標準的灑狗糧,這樣得凳子肘子用得著小心?

  周至估摸了一下那菱形空格的大小,將粉筆折斷,捏著一截的中段,將粉筆平壓在黑板上寫下了筆畫較寬的四個字的淺淺痕跡,得到大型之後勾勒出字的邊框,然後將字填實:“好了。”

  “寫得真漂亮!”梁紅也在一邊誇獎:“肘子會鋼筆字毛筆字也就算了,怎麼連粉筆字都會?”

  “這個叫雙鉤法,跟四表舅學的手藝,不過正經用處也不在這兒。”周至笑道。

  “那是用在哪兒?”張辛夷有點好奇:“是不是寫很大的字用的?”

  “其實這是古代的複印手法,複製前人法帖用的。”周至說道:“比如著名的《蘭亭集序》,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並非王羲之的原作,最出名的一本叫《神龍本蘭亭序》,其實是一個相傳叫做馮承素的人,用‘雙鉤廓填’法摹寫出來的。”

  “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書法作品,如臺北故宮藏懷素《自敘帖》,王羲之的《奉橘帖》、遠宦帖》,藏於島國的王羲之《喪亂帖》,其實都是這樣的摹本。”

  “因為這些摹本手法非常精妙,不用高倍放大鏡看不出雙鉤痕跡,在古代就被稱作‘下真跡一等’,在如今依舊是稀世珍寶。”

  “因為通過這樣手法復刻真品的人,本身就是皇家翰林供職的書法家,絕對的高手。”

  “誒?好像都沒有看你仿製過呢?”張辛夷很早就認識周至,也從來不知道周至還有這一招。

  “其實有過的。”周至賊笑道:“初二書法比賽,我得獎的那幅‘和而不同’,其實就是從岳飛《出師表》裡拓出來的,你們不知道罷了。”

  “不對呀。”張辛夷有點困惑:“岳飛的《出師表》是周叔叔去蜀都出差遊武侯祠的時候帶回來的,我看過你家裡的字帖,那字很小啊,跟你獲獎那個大字不一樣。”

  “你是如何將它們放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