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二十九章 氣氛

 

見周至沒有說話,費觀趕快離開,不多一會兒又帶來了幾套卷軸。

 

“來來來,我們先看畫兒。”感覺今天遇到大主顧,費觀決定好好賣賣力氣。

 

肘子這手就是漏財手,轉來轉去錢多半還是在工美的賬上。

 

在工美的賬上更好,自己在玉姝面前都敢說硬話。

 

一邊展開畫卷,費觀一邊開始介紹:“《九州無事樂耕耘》,是一件禮品,這幅兩米五乘一米五的大畫,最早是徐悲鴻送給郭沫若的。”

 

    

“一九五一年郭沫若出席第三次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並被授予‘加強國際和平金質獎章’。徐悲鴻聞訊欣喜萬分,抱病為他繪製了這件宏幅鉅製。一來是對他獲此殊榮的慶賀,二來也是出於對和平的渴望。”

 

“這件作品完成後,徐悲鴻便立刻送給了郭沫若,此前曾藏於郭沫若紀念館,之後流入民間,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我們是前年,從一位中學教師手裡收到的。”

 

周至對這種融入了西洋繪畫技法的現代國畫其實不太明白,有些看不出這畫到底好在哪裡。

 

就聽費觀繼續介紹:“大家看,畫中是一牛,一樹,外加三個耕作的老農。”

 

“牛與三個人依次漸遠,漸小,乃取用西畫中焦點透視的原則,但忽視了遠景的描繪,僅以數筆鬆散的淡墨表現出泥土地的模糊影像,進而使視覺焦點仍集中在農耕場景上。”.

 

“畫面右側這棵粗壯的柳樹,其樹杈呈v字型向上生長,不過畫面只截取了柳樹的局部,並利用它將畫面分割成三部分,造成空間分佈的豐富性。”

 

“同時,柳樹與人牛隊伍又基本上是垂直的,這就使整體構圖雖簡單,但在穩定中富於變化,變化中趨向穩定,拓展了畫面的空間表現力。”

 

“這些都是西方的技法對吧?”周至問道。

 

“是,我們再看人物和動物。都是寫生法描繪,三個農民均上了年歲,但仍不輟勞作。”

 

“最前者牽牛犁地,其雙腳邁開,身軀前傾,手掌攥緊,臉部和手部的肌肉因凝聚力量而呈現出收緊之感,將正耗盡全力驅牛犁地的動態瞬間描繪得生動逼真。”

 

“而後兩者為一農婦和一農夫,一揮鋤,一彎腰,動作幅度並不大,表情亦平靜,與前者形成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