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二十四章 蜀中畫派

 

到了宋代就更加的誇張,前蜀後蜀雖然也有軍閥割據混戰,但是總體來說破壞較少,無數名家來到蜀中避難,情況與後世二戰時期頗為相似。

 

因此聚集了一大批的畫家,也傳承了當時最精湛的畫功,蜀中美術因此發展達到了歷史高峰。

 

北宋平蜀以後,宋太祖除了北擄蜀主,還羅致了不少畫工集中於京師開封。北宋的國家畫院——翰林圖畫院的待詔中,後蜀畫家佔了一半名額。

 

而出自於後蜀的宮體花鳥畫,畫風更盛行百餘年。

 

到了南宋,蜀中更是出了一個當時中國水墨寫意畫的集大成者——法常。

 

南宋末年,法常的畫流入島國,在島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煙寺晚鐘圖》《漁村夕照圖》《觀音猿鶴圖》三張作品,被島國公認為“國寶”。

 

學其畫法的人不計其數,一個宋朝美術家,甚至被稱為“島國畫道的大恩人”。

 

此外還有明末降清的王鐸;

 

與石濤合稱“二石”,又與八大山人,弘仁,石濤合稱為“清初四畫僧”的髡殘,都和蜀中有很深的關係,也在蜀中留下了不少的作品。

 

此外還有很多,比如蘇軾的表兄文同,那是畫竹子的名家,甚至就是蘇軾自己,都能夠畫畫。

 

中國畫有一種特有的畫法,用紅色硃砂代替墨汁,一開始是從畫竹子開始的,後來發展到畫蘭花,這就是蘇軾的發明。

 

所以蜀中從古到今就是繪畫藝術的天堂和沃土,等到了民國,著名的南張北溥,北即河北溥心畲,南即蜀中張大千。

 

張大千張善子兄弟只是巴蜀畫派裡的佼佼者,另外還有陳野平、陳子莊、趙蘊玉、朱宣鹹、朱佩君、肖建初等一代畫家。

 

包括後來出川后創立了長安畫派的石魯。

 

因為地區文化傳統深厚,人文環境積澱又深,因此巴蜀畫派典型風格,就是意境含蓄典雅、傳統功力深厚,尤其在顏色和線條上,為其他畫派所不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