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零九章 見過

  因此此次上拍的東西,好多在國內都應當算作一級文物。

  然而怪了,行情卻變得不那麼熱鬧,可能是港島上類似的東西太多了,大家重新進入“冷靜期”,似乎都憋著勁頭,等待大戲。

  周至也終於逮到了機會,以十萬港幣的價格拍到了一幅文徵明的扇面《新秋白苧圖》。

  這個拍品是從一把扇子上拆下來重新裝表的,裝表的時代應該是在清中期,畫卷分作了上下兩個扇面,上面是一幅圖畫,繪畫的是秋天的江畔,畫樓上一名仕女倚欄憑江的畫面。

  下面是一首行書的詩歌,其實就是扇子的背面:江城秋色淨堪憐,翠柳鳴蜩鎖斷煙,南國新涼歌白苧,西湖夜雨落紅蓮。美人寂寞空愁暮,華髮凋零不待年。莫去倚欄添悵望,夕陽多在小樓前。

  落款徵明二字。

  十萬港幣的價格,拍得周至都在心裡直搖頭,這樣的拍賣會上都能夠連撿兩個漏,內地收藏和港島收藏的區別也太大,相互間存在各自不知道的價值窪地。

  首先《新秋》這首詩歌很不出名,甚至文徵明的詩歌,就沒有幾首讓大家耳熟能祥的。

  其次文人的詩歌還能留下墨跡,傳於後世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要是同一首詩歌,還能夠出現在不同的載體上,除了乾隆皇帝那種無聊到喜歡把自己的詩刻到瓷器上的傢伙,幾乎沒有啥人了。

  乾隆拿得出手的詩歌本來不多,吟詠瓷器的裡邊,還拿得出手的就更少,這就導致匠人們沒得選,因此經常能夠看到清宮瓷器底下,乾隆的詩就那幾首重複的。

  這種現在在近代文人的畫作裡邊也有,比如著名的灕江山水畫家李可染,他的灕江山水畫上的配詩,常常也是重複的,或者僅有一兩個字的差異。

  不過在清代以前的文人裡邊,這麼幹的實在很少。

  然而文徵明這首詩,周至竟然在以前見過。

  http://www.yetianlian.org/yt78554/35984612.html

  www.yetianlian.org。m.yetianl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