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九十八章 開講

  “參考文物圖桉來研究,應龍的圖桉紋飾,最早其實出現在古代銅、玉、漆器以及石凋、繪畫當中。”

  “因此應龍與螭龍,夔龍一樣,屬於上古龍紋的一種。”

  “到了南宋時期,龍泉窯瓷器上開始出現應龍紋飾。官窯瓷中,應龍的出現到明初永宣御廠瓷迅速發展階段,才開始出現。”

  “古人常以陵代人,比如宣德帝葬於景陵,因此古人筆記裡邊,常以景陵代指宣德帝。”

  “明代焦竑在《玉堂叢語》中記載:‘景陵一日禁中閱書,見龍有翼而飛者,訝之。遣問之閣中,三楊輩皆不能對,上顧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陳繼時在下列,出對曰:‘龍有翅而能飛,曰應龍。'問所在,曰:‘見《爾雅》。'命取《爾雅》視之,信然。”

  “從這段論述我們可以得知,應龍紋應是該事發生後,才出現在宣德官窯瓷的紋飾中。而這種紋飾當時並不常見,否則不至於連學富五車的大學士們,都不能說出準確的解釋來。”

  “值得注意的是,應龍紋本來是古代龍紋之一,但是到了明宣德、成化時期,卻有了自己的發展,甚至和角龍紋樣發生了一些融合,導致了辨識上的困難。”

  “紋飾圖桉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雙足和飛翼,雙足漸漸演化出雙爪、鰭足,而飛翼逐漸分化出羽翼,蝠翼。”

  “但是無論如何演化,國內現在將此類帶有雙足和飛翼的龍紋,不管是上古傳統紋樣的,還是明後演化紋樣的,統稱為‘應龍紋’。”

  “不過還需要主意區分的一點,就是瓷器中的另一類紋樣——摩羯魚。摩羯魚的紋樣也是雙鰭帶翼,這一點和鰭足帶翼的應龍紋有些接近。”

  “其區別的最關鍵點不在別處,只在脖頸和連接鰭足的腿上,有頸有腿為應龍,無頸無腿為摩羯。”

  “應龍只在明代流行過一陣,清朝建立後,應龍紋製品多為御廠彷制明代宣德成化的寄託款,較少創新制作本朝特色的應龍紋器物。”

kanδんu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