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九十七章 爭論

  周至到來之前這些人就是在討論這個,張宗憲首先表態:“這件東西當年還是侄女從我手裡收走的,我出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不太明白這個夔龍紋,因此斷為後彷,出給了賢侄女。”

  “我要它的原因也簡單,首先這件青花的罐體符合明代造型特徵,青花髮色濃豔亮麗,明顯的蘇料無疑,胎體也堅緻淨白。”林婉秋說道:“就算不是明早期的東西,那也肯定是明代的,當時張伯伯讓給我的那價格,本來就相當於白送。”

  安宅英一終於第一次開口說話了,看來這人崖岸還頗高,只願意交流討論和文物鑑賞直接相關的內容:“我認為這件瓷器是真的。”

  “哦?”李鑑辰問道:“安宅先生是以何為據?”

  “感覺。”安宅說道:“藝術品本身能夠傳遞給人的感覺。”

  “這件瓷器混實厚重,描繪精美,胎體如婉秋說的,無論泥料配方還是燒造工藝,都具備明代典型特徵;青花的用料不僅僅是蘇料,還是最頂級的蘇料,髮色藍中泛紫,濃聚處接近斑連點成片,濃澹反差極其明顯,暈散嚴重。”

  “後面這些本來是蘇料的最大瑕疵,但是在匠人的巧思之下,用了夔龍紋來表達。”

  “夔龍相比於元明時期常見的龍紋,最大的區別就是不用描繪龍鱗,而蘇料暈染的濃澹,正好用來表現夔龍的肌肉特徵。”

  “因此我認為這是頂級匠人的巧思。”安宅英一說道:“是高手才能製作出來的器物,和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那件元代青花龍紋罐相比,藝術成就就如同工筆畫和寫意畫的區別,我個人認為這件夔龍青花的藝術成就更高。”

  周至注意到安宅用來對比的罐子,虛心問道:“安宅先生,你剛剛用來和這件龍紋罐對比的,卻是國家博物館當中的元代青花龍紋罐,我記得國家博物館裡邊,還有明代成化和宣德的青花龍紋罐啊?您為何不用它們來做對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