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七十一章 南昌故郡

  而周至毫無疑問屬於佼佼者那一類。

  古人曾經說過,寫詩意蘊當學漢晉,而音韻當學盛唐。

  眾人都沉浸在唐代駢文巔峰之作的韻律當中,李啟嚴更是閉著眼睛,用右手的手指無聲地敲打著左手掌心,跟著周至的韻律搖頭晃腦,聽得如痴如醉。

  一篇背完,頓時獲得了滿堂的喝彩:“好——”

  除了李啟嚴一臉的欣喜,邊上黃沾也是喜動顏色,撫摸著周至的後背:“得空到我錄音棚教教我,我把《滄海一聲笑》再錄個單曲出來!”

  倪貺卻有了一個疑問:“我記得是豫章故郡啊,怎麼肘子背的是南昌故郡呢?”

  周至笑道:“《滕王閣序》的開頭歷來就有兩個版本,‘南昌’版最早出現在五代王定保的筆記《唐摭言》裡,而‘豫章’版最早出現在島國正倉院唐寫本里。”

  “從年份上看,正倉院這個寫本大概在王勃去世後五六十年,是最貼近原作的,據說是後來為了避諱唐德宗李豫而改的。”“因此在現在的書上,大多數都用‘豫章’版。”

  “不過在蘇軾、文徵明、祝枝山所書的《滕王閣序》中,都是以‘南昌故郡’開頭,可見在宋明時期,‘南昌’版才是主流。”

  “這幾位都是我偶像,加上從小就學的‘南昌’版,所以我就懶得改了。”

  倪貺寫現代文是寫誰像誰,不過古文上比其餘幾位就差一些,細節上就更是如此了,偶爾有典故不知道也算是正常,現在笑道:“原來是這樣,又長一點小知識了。”

  說話間留園的經理過來了,低聲對蔡楠說道:“蔡公,可以上菜了。”

  “那就入席細聊吧。”蔡楠笑道:“新老朋友大家隨意就是了。”

  這一桌剛好齊,蔡楠,倪貺,黃沾,王立梅,李啟嚴,李樂海,加上週至和打醬油的張斌,剛好八位。

  周至和張斌當然只敢坐下手,入座之後,周至取出兩封封信來:“知道我和王主任前來拜望李老,啟老和王老還特意各自寫了信讓我帶來。”

  說完雙手捧著交給坐在次位的李啟嚴。

  李啟嚴伸手接過,先打開啟老的信:“這書法,稱得上當代文徵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