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七十章 古音

  “是嗎?”黃沾點頭:“的確,粵語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你說一說古音讓我們聽聽呢?”

  周至便朗聲唸了起來:“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這是黃沾寫的《江湖行》,後來在李連杰出演的《笑傲江湖》裡還引用過,也算是家喻戶曉了。

  從格律上來講這首詩其實是不合格的,但是相比那些為了格律堆砌詞句的“大作”來,這詩寫出了真正的武俠世界和江湖味道,堪稱經典,周至非常喜歡。

  “好!”邊上李啟嚴聽得眉飛色舞:“好!這個話聽得出和粵語有關係,但是好多讀法還又不同了……但是同樣好聽!有點意思!”

  黃沾卻是一臉的慚愧:“用這個話讀出來,好些地方的音韻就不夠順暢了。”

  “這就是吟嘯的功夫吧?”李啟嚴還挺“不恥下問”。

  “對,這個讀法其實是以粵語為基礎,西南官話為輔,以隋代陸法言《切韻》為發音規則,再結合吟嘯的方法弄出來的。”周至說道。

  說得這麼輕描澹寫,其實這裡邊耗費的功夫太大了,《切韻》的每一個音,都是周至和辜師公經過嚴密的考證,相互往來探討,最後確定下來的。

  上一世曾經有人在周至小說的書評裡,說漢字沒有音標,導致了古音流失,那種說法純粹是對語言學沒有研究過。

  要是奉西方音標為圭臬,那才短短百年,不列顛英語,米國英語,澳洲英語,印地英語,卻已經盡皆不同,這又如何解釋?

  其實華夏古人對音韻的記錄,可謂是所有民族當中最詳細的,因此只要詳細研究,再結合各種文獻,方言的遺存,完全是可以還原出來的。

  但是任何一種語言要讀得好聽,就如同唱歌一般,又自有一番講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