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一十章 天符樹

 
聽周至講過羅文思的事蹟之後,衛宜便誇道:“這亭子上的對聯還不錯:‘青雲不去縈題跡,白鹿曾來伴讀書’。做得好漂亮。”

 
“嗯,謝謝宜姐誇獎。”周至一副被誇獎後謙虛的模樣。

 
“我是誇羅公,卻跟你何干?”衛宜又好氣又好笑。

 
周至說道:“乾爹想修復山上一些古蹟,卻又捨不得花錢,便組織縣裡的力量,能作聯的作聯,能寫字的寫字。”

 
“我做的《羅公亭聯》,有幸被選中了,刻在這裡。”

 
“不是吧?”衛宜小姐姐驚訝道:“這不是個叫什麼文的人寫的嗎?”

 
江舒意微笑道:“那個字是達字的繁體,達文是師爺爺給周至取的表字,下面還有個‘行文周至’的迴文章,那是他四表舅給他刻的。”

 
喬老爺表示不滿:“我爹就偏心,明明我的‘愛人方顯真明治,崇德能知善讀書’更好!羅公的一生的標準總結。”

 
衛宜小姐姐眼笑得彎彎的,兩聯相比,明顯周至的更含蓄雅緻,吳局長就沒有選錯,不過為了安慰喬老爺,抿嘴道:“那喬木這聯就送我好了,我也挺喜歡你這聯的。”

 
喬老爺頓時就將怨氣拋到了九霄雲外,高興壞了。

 
過得羅公亭,就到了望鄉臺。

 
望鄉臺是一座巨大的平整石臺,在一處崖下,從哪裡能夠一瞰夾川丘陵小盆地的全景。

 
崖上有三株巨樹,每一株都得三人合抱。

 
“這就是天符樹。”

 
“不是香樟嗎?”楊和和張辛夷都認識這樹,明明就是大樟樹。

 
周至笑道:“是樟樹,不過這樟樹傳說中有些靈異之處。”

 
“相傳漢代張天師張道凌曾經在安樂山修道,他走之後,這裡的樹上就常常留下神蹟,樹葉上經常出現一些蟲子的咬痕,這些咬痕和道家的符文非常相似。”

 
“這個傳說到北宋都存在,因為大文豪蘇東坡路過我們夾川的時候,也聽過這傳說,還留下了兩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懷疑。”

 
“這兩首詩的名字老長,叫做《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

 
“其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