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零三章 字庫

 
漢字是象形文字,和拉丁字母的區別就在於字碼太多。

 
如今主流的做法,就是簡化,只將常用字列入輸入法中,以應對絕大多數時候的需要。

 
但是周至認為,這樣的做法並不太好,因為佔用存儲空間的其實是五萬個字的字模,而並非代表它們的編碼。

 
因此大可以一步到位,將大中華區包括港島、寶島、新馬、島國、朝國等依舊在使用漢字的地方,以及使用大量漢字符號的地方,將所有字型都收集起來,先將大字庫編好。

 
具體到再上一層的應用,則可以通過從基準字庫中提取子集的方式來完成。

 
一開始的時候大字庫肯定只有專業的印刷廠,出版社才用得上,今後隨著存儲設備價格的狂降和設備容量的指數級擴充,存儲空間不再是卡個人電腦價格的瓶頸後,最終這套字庫還是能夠走入千家萬戶。

 
這個設計思路就從傳統西方的設計思路當中跳了出來,也不再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一步到位,以免在今後不斷再升級調優換版本。

 
然而搞笑的是,這件事情即便在周至重生之前,國家都沒有完成。

 
這就是工科典型的實用主義和文科典型的理想主義之間的思路差異,也是國人在設計字庫的時候,少了文科學者跨學科參與聯動發揮影響力造成的。

 
不能不說最終這成了一個遺憾,將華夏所有文字納入一個電腦字庫,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急於追趕世界文明數字技術大發展的華夏一族,現在還一切從實際出發,腦子裡想的就倆字——“能用”,還顧不到這上頭來。

 
如今甚至已經有了一種預言,那就是未來的信息化世界裡,將沒有漢字的存在;這門美好的語言,最終會在信息世界裡消失;而華夏民族,也會因為使用如此複雜的象形化文字,在信息科技的大發展中,再次淪為落後民族。

 
而周至想要告訴那些人的,是你們全特麼在放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