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六十六章 沒骨繪

 
“這又是什麼故事?”餘三哥這才發覺這行當的學問太大了。

 
“明代最強盛的時期是哪個時期?”周至問道。

 
“那當然是永樂。”餘三哥說道。

 
“永樂年間,現在的島國上有個幕府大將軍叫足利義政,得到了一個最早供奉在南宋臨安育王山寺廟中的青瓷碗。”

 
“但是這個碗已經在日本傳承了兩百年,出現了一條大裂。”

 
“足利義政感覺非常遺憾,於是趁派遣使臣的機會,將碗帶來了中國,請求明朝政府重新燒造出一隻一模一樣的來。”

 
“永樂帝詢問了官員,讓他們尋找名匠滿足足利義政的要求,然而詢問了一大圈,答桉竟然是工藝已經失傳,永樂朝的匠人,竟然燒造不出那樣釉色的大碗了!”

 
“於是永樂帝只好命人用鋦釘將那碗修補了一番,將之送還島國,因為留在碗上的焗釘形如螞蟥,故而在島國被稱為‘螞蝗絆’。”

 
餘三哥聽得啼笑皆非:“真的假的?一隻碗這麼大陣仗?最後還彷不出來?還那焗釘鋦了送回去?”

 
“真的呀,江戶時代的儒學家尹藤東涯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叫《螞蟥絆茶甌記》,專門記錄了這件事情。”

 
“古時候的文人都喜歡編故事。”餘三哥還是搖頭:“這也太誇張太好笑了……”

 
“可是這不是故事啊。”周至笑道:“這東西現在就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裡邊,島國將之當做國寶的。”

 
“啊?”餘三哥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了。

 
“所以說復原工藝的難度遠大於復原成品的難度,那條路是很難走通的,南宋到永樂就三百多年,封建王朝的技術迭代還非常遲緩,就這樣工藝都復原不出來了。”周至將手一攤:“所以三哥,知道這件瓷器燒造的難度了吧?”

 
“那這件瓷器值多少錢?”

 
“俗氣!”餘老爺子斥道:“這物件兒還是放我那兒去吧,我那裡有間屋子鎖著的,噥噥搗不了亂,還有一件是啥?”

 
“本來琮式瓶是準備送給小六姐的。”周至打開另外一個小得多的錦盒:“給您老的是這件。”

 
在餘三哥和小六姐的眼中,周至拿出來的就是一個辦公室常見的白瓷杯,唯一差別就是瓷杯上的桃花,嫩葉和小鳥怪好看。

 
“這是……”縱然餘老爺子見多識廣,都沒見過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