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三十四章 水點桃花

 
“最難的還是釉料,尤其是釉下桃紅色的配方,找到它,實在是太難了。”廖廳長想起來都心有餘季。

 
“的確是很好看。”周至輕輕推動著桌上的筆架:“這種水彩效果,比劉大師的首創也算是青出於藍了。”

 
“那是。”老工程師笑道:“畢竟珠山八友當時也沒有我們這個配方,劉大師的水點桃花,受色料配方的限制,也達不到我們這般的效果。”

 
“水點桃花”的繪製技法,是民國時期“珠山八友”之一的劉雨岑,所創造出來的點彩絕技。

 
他借鑑中國畫的技法,先玻璃白水點花瓣,用不鉤勒花頭輪廓線的辦法,畫出花型,再用水調彩料,在玻璃白上進行第二次點染。

 
彩料中的水分含量“溼不流,幹不枯”,下筆準確輕捷,能夠得到水彩桃花的效果。

 
在國畫技法裡邊,這叫做“寫意沒骨”畫法,而在瓷器的繪製手法裡,“水點桃花”技法其實也並不是僅僅用來繪製桃花,除了桃花,芙蓉花,迎春花,紫蘿花,新發的嫩葉,背景模湖的山水遠景和竹樹的遠景,都能夠用這種技法來表達。

 
不過首創的確是用在描繪桃花上,而且效果也最出色。

 
“當時第一批式樣燒出來的時候,我們對成色非常滿意。”王老爺子也是不禁唏噓:“結果拿去給工藝組的人看的時候,有人發現那些花瓣在陽光下,會有一些裂紋。”

 
“花瓣是碎的,這樣的瓷器當然是不合格的。”老工程師說道:“任務就落到了當時的技術室顏料研究組的身上。”

 
“這種現象以前在我們所沒有出現過。”廖廳長說道:“最終我們還是將問題算到了燒成溫度過高之上。”

 
“因為是釉中彩,沒有釉上彩那種降低溫度,低溫燒造的空間,那樣會導致更大的瑕疵。”

 
“後來我們又想會不會是因為燒成曲線時長不夠,導致瓷器表面和內部膨脹收縮比不一致造成得,於是又特意將燒成時間增加,氧化焰和還原焰各加一小時。”

 
“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桃花上的裂紋依舊存在,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從釉料配方上下功夫。”

 
“於是我們又換了湘省料,不行,又換了昂貴的進口西德料,還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