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六十九章 石榴尊

  “你們沒有發現這罐子的器型像一個石榴嗎?”周至笑道:“圓肚,小口,矮頸,頂部帶著五瓣半圓形的小花瓣花口……”

  “對呀,配上釉色,還真就是一個大石榴的樣子!”

  “所以肘子這是撿漏了?”老王問道。

  “這個得回去洗掉底汙,看看底款,還有存不存在瑕疵,仔細研究之後才知道。”周至說道:“不過要真是老康豇豆紅裡邊的‘美人醉’,五十塊那就絕對是撿到漏了。”

  “這豇豆紅是個什麼名堂?”老柴對青花的研究算是入門級,而關於別的就幾乎一竅不通了。

  周至笑道:“豇豆紅是康熙時期創燒的銅紅釉品種。燒製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後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

  “因為多層施釉,又是高溫釉,受燒成氣氛的影響,豇豆紅釉的呈色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或粉紅色中有深紅,或深紅包逐漸暈散為淺紅色,或局部泛淺黃淺綠色,或深綠中泛紅。”

  “這些呈色,也決定了豇豆釉品級的高低,上乘者名‘大紅袍’或‘正紅’,通體一包,鮮豔明快;粉紅色中略帶灰色的稱‘豇豆紅’,有深淺不等的斑點及綠苔,稱‘美人醉’或‘美人霽’;色調較淺為‘娃娃面’或‘桃花片’;”

  “銅釉是既能燒出暖色也能燒出冷色的,這點和鈞窯的窯變有些類似,其餘灰而色暗的稱‘乳鼠皮’,‘榆樹皮’,再次一等的釉色灰黑不勻,則稱‘驢旰’、‘馬肺’;最次的一等,叫‘黑焦泡’。”

  “因為燒造難度極高,在清康熙時期。豇豆紅器精品,必為官窯產品,除了釉色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瓷器的圈足裡都呈現銅鏽色斑。”

  “雖然這個石榴尊底部款識被燒壞的火漆刮痕遮掩住了,但是銅鏽色斑還是能夠看得出來,加上器型也對,釉色雖然不是上等的大紅袍,但是作為大片深紅,部分粉紅,偶爾帶點綠苔的窯變色,配合石榴尊這樣的器型,我感覺比上品的‘大紅袍’和‘正紅’還要閤眼緣,因此就忍不住下手了。”

  “其實就算是買壞了也沒關係,作為一個書房裡的小擺設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