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六十二章 楊鳳年

  而周至才是真正沉穩的一個,主要是在他心裡這些都不叫什麼事兒,偽裝成孫老的年輕助手,面前擺著筆記本,經常是在裝模作樣的記錄著什麼,偶爾喝口水,擺弄下杯子,又或者似乎被筆記本內容或者激烈的拍賣所吸引,忘了放開杯子上的手,總之就是花樣繁多,還自然得一逼,外人壓根看不出他是在讓臺下的白手套傳送信號。

  要按照周至的真實想法,只要是真東西,現在入手,無論什麼價格,都一點不會虧。

  不過現在的好東西也實在是太多,這一世跟著四表舅深入學習之後,眼界已經開闊,好東西上手過不老少,早已不再是上一世的吳下阿蒙,完全無需火急火燎,只當做一場遊戲玩耍就行。文學一二

  那個周至親手鑑定出來的紫砂竹筍水滴,果然引來了一波熱烈的競爭。….清朝嘉慶年間,宜興蜀山有個名叫楊鳳年的小姑娘,非常喜愛種花。她家後院裡,種的花卉有上百種,一年四季花開不絕,其中有棵錦葵,開的花會金燦燦、黃澄澄,很是好看。

  楊鳳年有個哥哥叫楊彭年,做中國紫砂壺簡煉慷慨,淳厚雅緻,精美玲瓏,而且他長於配泥,做出的茶壺色澤古樸,顯粒均勻,古色古香。

  著名的紫砂壺設計大師陳曼生設計總結了十八款經典的紫砂壺款式,稱作“曼生十八式”,現在存世的十八式壺,就是陳曼生指定楊彭年製作的。

  “曼生十八式”的誕生,標誌著紫砂壺從“匠人器”到“文人器”的轉變,紫砂壺從此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文玩門類,喜歡和追捧的人越來越多。

  但是楊彭年覺得做壺太辛苦,堅決不允許妹妹進入他的工房,卻不料這個妹妹實在是心靈手巧,就在不經意之間將製作紫砂壺的工藝給看會了。

  如此偷師了數年之後,楊鳳年偷偷用哥哥的泥料做好一把茶壺,生怕哥哥作梗不讓燒,就暗地裡託人裝到窯裡。

  等到開窯出貨,沒有哪一個行家不說這把茶壺手工精緻,心裁獨出。消息傳到楊彭年耳朵裡,楊彭年哪裡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