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一十八章 來著了

  “那枚錢的發現才純屬僥倖,那次是去一戶農家,大娘拿了一簸籮‘小錢’來給我挑。”

  “我們當地人用銅錢做毽子,做鑰匙扣裝飾,最喜歡用的是乾隆通寶之類的清錢,厚重精美,品相完整。”

  “宋錢和漢錢那就良莠不齊,因為年代久遠,加上地方溼熱,除了幹坑的串子心兒和一些水坑貨,能保留較好品相的就很少了。”

  “我們那兒的人也不大懂錢幣收藏,對這些鏽跡較深的錢幣往往不加重視,那枚五銖當十,是我從一堆崇寧通寶裡挑出來的,也萬幸是大娘簸籮裡清錢多,輪不到老錢上場,要不然怕是就給毀了……”

  “一百塊錢換漢玉辟邪四件兒,你這漏撿大發了。”張老笑道。

  “除了四小件兒,這次我還帶了不少東西啊,看看那些吧……”

  果然如周至所言,剩下的東西里,主要還是宋代民窯青瓷器,元卵白釉,明青花,清代文玩雜項和系列彩瓷。

  每一件東西,周至都用小楷寫了鑑定的紙片粘在底部,倒是省卻了徐工和張老不少的時間。

  雖然除了幾件道光和同治的瓷器是官窯外其餘都會民窯,但是都器型優美,紋飾澹雅,品相完好,在民窯器裡邊都屬於精品。

  這其實就是上次周至沒有捨得出手的一些民窯類裡的精品,在周至的收藏不夠級別的時候,一直捨不得出手,現在收藏越來越高檔,這些小精品也就沒有繼續保留的必要。

  雖然周至現在的進賬每個月都很豐厚,但是“以玩養玩”的心態還是沒有什麼變化的,除非是收入重器,一般的收藏還是從倒手得利當中騰挪。

  這既是樂趣,更是長久之道,否則那就真是“攝影窮三代,文玩毀一生”的玩法了。

  他倒是異常謙遜,可是東西擺到桌上,卻讓所有人都情緒一振。

  老柴老王老李三人對視一眼,今天運氣好,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