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七十二章 觀音崖

  這裡可能曾經有過寺觀一類的建築,因為在靠近石窟的地方,地上打著一些方孔。

  可以想見,當年有一棟建築矗立於此,和後邊的石窟連成一個空間。

  現在這些方孔裡集聚著腐土,成了野草的花盆,崖上的建築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留下一點腐木碎瓦的殘餘,石窟處也張著一個大口子,毫無遮蔽。

  不過石窟大張著的也只是口子,兩邊還是用石塊壘砌封閉起來了的,甚至還開了幾個小小的窗口。

  走進石窟,恆法已經在“堂屋”的位置忙活開了,這裡有一個火塘。

  周至抬頭,發現頭頂的石壁已經燻黑,痕跡一直沿著石壁朝一邊走去,再從“耳房”的一角縫隙裡冒了出去。

  這是前人的智慧,不需要煙囪,利用這處懸崖的獨特小氣候,就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恆法正在用吊上來的東西燒水,烤土豆,見到周至進來,笑道:“怎麼樣?今晚睡覺的地方不錯吧?”

  “是挺不錯。”周至點頭:“就是我們要的東西沒有在這裡。”

  “嗨!”恆法其實壓根就不太看好倆娃子的想法,這趟自當是奉方丈之命陪他們旅遊:“這地方估計在山民眼裡太凸顯,都知道的地兒誰敢藏東西?”

  這個說法周至倒不是太同意,也是他堅持要過來看一看的原因,因為現在的山裡人還是很淳樸的,傳說中的石窟洞府,以及懸棺,壙穴之類,他們還是鮮少回去打擾。

  證明就是去前年的僰人懸棺考古活動當中,棺槨中一樣還能夠發現陪葬品,周至在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也發現了幾處還沒有被打擾過的墓室。

  不過此處洞窟明顯不在其列,石窟的內壁上明顯有些雕鑿的痕跡,有一排石臺,還有三個浮雕的半柱狀石柱。

  還能夠看得出三世佛或者三清像的大體形制,那裡曾經是保留了石頭,然後在利用它作為胎體,塑造了塑像。

  不過現在這些同樣不見了,甚至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窗口處倒是有幾個草窠,不過那些是野鳥築的巢,現在周至一行到來,把野鳥都嚇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