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澄心堂

  直到宋代出了一個製作文化用品的名家潘谷,除了制墨、制硯之外,還將澄心堂紙工藝還原出來後,潘氏澄心堂紙再次引發轟動,得到蘇軾、歐陽修、梅堯臣一眾書畫名家的追捧,這才算解決了“澄心堂紙荒”。

  梅堯臣就曾經為之作詩:“澄心紙出新安郡,觸月敲冰滑有餘;潘候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

  從此,潘氏澄心堂紙得到宮廷和名家的喜愛,每逢歲貢,歙地的文房四寶便是歲貢中不可少的藝術珍品。

  元費著《箋紙譜》寫得很明白:“澄心堂紙,取李氏澄心堂樣制也,蓋表光之所輕脆而精絕者。”

  南唐澄心堂紙很快就珍如龍髓,就連宋代潘氏澄心堂紙,到了明代都變得珍貴無比。

  明朝的書法家董其昌在得到一些潘氏澄心堂紙的時後,都曾經感慨:“此紙不敢書。”

  然而現在,在眾人的面前,竟然出現了一摞!

  周至有些喉嚨發乾:“這一摞……真……真是……”

  “南唐澄心堂。”

  “何……何以見得?”

  “因為我見過。”張老已經將頭抬了起來,害怕呼吸的水氣沾染了寶貴的紙張:“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蔡襄的《澄心堂紙貼》,書架上有我從那裡帶回來的畫冊,小徐你去取來吧。”

  畫冊印刷得非常精美,翻到蔡襄的《澄心堂紙貼》的時候,周至不禁感嘆:“翰墨英豪蔡君謨,厲害!”

  北宋四大書法家,大家公認是蘇黃米蔡,其實這個排位多半隻是為了押韻,或者說是為了名氣大小,甚至到後來這個蔡還發生過爭議,認為有可能是蔡京。

  其實完全是胡說八道,四大書法家的名號其實要倒過來唸才合適,蔡米黃蘇,最後兩位黃庭堅和蘇軾可以並列,排名不分先後。

  而北宋當時天下公認的書法第一人,一點爭議都沒有,就是蔡襄。

  蘇東坡曾在《東坡題跋》寫道:“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嚐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