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仿品

  “這就是著名的蘇州片兒?”周至站在一幅標著《明·吳應卯仿祝允明八詠其七俠少》標籤的詩作書法前,感覺既好奇又滑稽。

  書法是絹本的,顏色已經變成了蜜蠟黃的暗舊之色,上面龍飛鳳舞寫著一首草書的詩歌:

  三遊本豪武,七貴元驕惰。腰間血匕耀,頭上金丸過。

  豔妓掌列盤,孌童口承唾。高樓沸歌鐘,王侯日盈座。

  殺人不須仇,睚眥家立破。郭氏族盡滅,銅山死猶餓。

  詩歌本就豪邁激越,放蕩不羈,加上草書寫就,豪情奔放,文字詩歌,實在是相得益彰,堪稱佳作。

  不過周至只對文徵明的字研究得多一些,對祝枝山的字本來就非常的陌生,感覺眼前這幅當真是不差。

  費經理笑道:“古書畫鑑定家劉九庵先生,根據津門歷史博物館所藏吳氏本款草書一卷的細節研究,鑑定出這是吳氏的仿作。”

  “這個吳應卯到底是什麼人啊?劉九庵先生又是怎麼斷定是他的仿作呢?我看這書法也非常精妙了啊。”

  “周老弟知道蘇州片,不知道吳應卯?”

  “我知道明萬曆到清嘉慶期間,蘇州山塘街專諸巷和桃花塢一帶,聚集著一批民間作畫高手,專以製作假書畫為業,所造贗品統稱為‘蘇州片’。”

  “明代書法家詹景鳳《東圖玄覽編》記載:‘蘇州專諸巷,偽造書畫’。”

  “萬曆進士張泰階曾編成《寶繪錄》一書,集晉、唐至明代書畫共兩百多件,其中有‘元四家’和‘明四家’,宣稱書中丹青墨寶皆‘稀世真品’。後為人揭穿,書中所載書畫,皆是偽作。”

  “這玩意流傳範圍很大,到現在還成了禍害,各地博物館都藏有不少,甚至流傳到海外海外博物館。”

  “起初大家皆以真跡入藏,隨著研究的深入,才發現不少舊藏,其實都是當年這個造假窩點的高明之作。”

  “不過我知道的就這麼多,至於說製造贗品的人,我們且能稱之為犯罪分子吧?這都還能夠留下名聲,卻也是奇談了。”

  “哈哈哈……”費經理笑樂:“這犯罪分子吳應卯,字三江,他就是祝枝山的外孫,從小就在他外公膝蓋上練書法,所以,他的書法是對祝枝山一個重要的傳承。史稱他‘習祝允明之作,輒能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