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九十三章 通透

 
……

 
……

 
中室其實就是未來的展廳,現在的儲藏室,這裡就是最好的保護地,因此好多重要文物就存放在這裡。

 
那枚能夠證明王建身份,打破傳統,讓周至再次認為王建穿越者身份的“兔首龍身印璽”,就擺放在玻璃櫃子裡。

 
就生肖來論,龍屬土,兔屬木,兩者是犯衝的,一般不會出現在同一雕刻題材上。

 
不過周至算是早就看出來了,王建就是個“土賊”,年輕時就是個無賴之徒,以殺牛、偷驢、販鹽為業,鄉人稱之為賊王八。

 
最搞笑是王建稱帝之後,一次和從事馮涓聊到過往,直接將衣服褪下來露出後背,生氣地說道:“外間都說我當年是刑徒,捱過官府杖責,你看看我的後背!這是捱過杖責的後背嗎?!捱過杖責的後背,還能這麼完好,毫無傷痕嗎?”

 
馮涓也是個妙人,一點面子都不給王建,驚呼道:“哎喲陛下,你當時用的什麼好藥,能夠一點痕跡都留不下來?!”

 
所以說得好聽是前蜀這個短命王朝的開國皇帝,說得難聽就是個割據地方的軍閥土包子,乾點啥出格的事情都不稀奇。

 
除此之外的重要文物還有一個當時被盜墓賊遺忘的銀缽,裡面收藏著一條雕飾華美的玉大帶。

 
關於這條大帶,上面的銘文還記錄這一個故事,那就是王建的皇宮一夜著火,燒著了樓宇,當時諸多衛士想要撲救,都被王建制止要他們安分。

 
等到天明,大火停歇,無數珍玩毀於一旦,獨有一塊玉石得以倖免。

 
王建認為這是天意,於是將之雕琢成一條大帶,時時佩戴,事後還將之帶到了墓中。

 
對於普通的觀眾來說,印璽和玉帶本身就是無價之寶。但是對於在此的學人來講,這些文字信息與圖案信息,是比載體本身更加重要的無價之寶。

 
同為無價之寶的,還有王建的哀冊,哀冊是雕刻在五十一塊玉簡之上,介紹王建生平和臣下子孫哀毀的馬屁文章。

 
文章本身寫得一般,但是對於王建生平的介紹卻是很重要的信息,可以和歷史書互為表裡。

 
書法也是不錯,魏碑字體,周至發現哀冊已經被拓印過,心裡想著回去給四表舅帶的禮物算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