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八十二章 鉅著

 
全書內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字頭以小篆書寫。

 
徵引的經書古籍也不僅限於《詩》《書》《禮》《易》《春秋》,還有《老子》《墨子》《韓非子》《國語》《逸周書》《楚辭》《史篇》《山海經》《司馬法》《太乙經》等,涉及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鳥獸、昆蟲、雜物、奇怪、王制、禮儀等不同學科的知識。逐字解釋字體來源;

 
在當時,也的確只有許慎有這個能力。

 
《後漢書·儒林傳·許慎傳》:“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

 
許慎所處的年代,真是今文古文兩大學派的鬥爭激烈的年代。

 
今文是指隸書,古文是指先秦六國古文。

 
因記載的文字不同,古代經典,在當時分作了今文經典和古文經典。

 
這本來只是字體的不同,但研究的人卻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派別。

 
今文經學派認為經書是聖人之言,字字句句寓有“微言大義”,大可經世致用,常常斷章取義,任意引申比附。

 
古文經學派認為應該根據字義,客觀地解釋經義,應該重視語言文字之學,樹立它在經學上的崇高地位。

 
許慎是古文經學家,正值今文經學派逐漸衰落,古文經學派逐漸興盛之時。

 
他不能容忍為要經世致用而曲解文字的現象,因此猛烈抨擊那些“玩其所習,蔽所希聞”的俗儒,以及那些“競說字解經,喧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的“鄙夫”。

 
他認為文字是“經藝之本,王政之始”,曲解文字必然篡改“經藝”,不利於“王政”。

 
為了駁斥今文經學家篡改經義的說法,統一學術思想,於是立志寫下了這部煌煌鉅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