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八十五章 十個億都值

就金安集團來說,周至說到底還是一個“邊緣”人物,這樣的人物,本來就不應該擁有影響集團決策走向的權力。

任何社會結構當中,都要主意權力與責任匹配的問題,如果忽略了這個問題,那將來遲早都會出問題。

肘子在企業創辦初期可以說出了大力氣,甚至說整個建廠的創意和發展模式都是他設計的,後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斬獲,也是倚仗他敏銳的嗅覺和靈通的消息,然而對於集團本身的管理來講,肘子是完全邊緣化的。

既不瞭解生產,也不瞭解銷售,更不瞭解營銷和研發。

這樣一個人坐擁金安集團兩成股份,對於任何一家現代企業來說,是非常危險和不智的。

雖然弘盛如今也有類似的“風投”機制,但是那也有退出機制,更不參與企業管理,更多是以“對賭要約”的形式來保證收益。

所以肘子才是明白人,知道事情在哪個階段做到那種程度,對大家最有利。亹

最終大家同意了周至提出的稀釋方案,這次增資,周至的持股比例從百分之二十降低到了百分之五。

但是許安然要求增資的資金中本來該屬於周至的那部分,一分不少都要算作周至給金安集團的借款,轉化為金安集團的債務,分三年從集團海外收益當中撥付償還。

外匯對於金安集團來說,除了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本身用不了多少,這事兒在建廠時已經做了,剩下的便宜別人不如便宜自家弟弟。

這樣正好了,周至很快就讓傑克李將那些外匯變成了米國科技股。

聽完周至的講述,李啟嚴的幽怨又消失了,變成了欣慰。

小兒子做事的風格變得大氣光明,很明顯不會是封弘盛那老狐狸教的。

現在看來,倒是受了這邊的影響居多。亹

雖然周至和他表哥的做法才是最公道最合理最冷靜的做法,但是鉅額的財富當前,有多少表弟,能夠主動要求對自己的股份進行稀釋,降低在集團中的持股比例呢?

又會有多少表哥,會主動要求將之前暴漲十倍的投資收益,分出相當大的一部分,認同為對錶弟的負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