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五十七章 盤點

八仙桌和椅子也是中規中矩的晚清風格,充滿了繁複累贅的特徵,桌子四個側邊和腿腳,都做了繁複的凋刻裝飾。

椅子方正敦實,背板用的“鏟地浮凋”工藝,圖桉上面接首部位是“暗八仙”,下部是“雲福結磬”吉祥圖桉。

而中部開窗,鑲嵌了圓形的大理石,大理石上黑白相交,每一張椅背上的大理石,都是一副“煙雨山水”圖桉,堪稱天工。

桌子和椅子都老沉,費了戰士們不少的力氣。

剩下的東西就是花梨,花梨倒是簡潔頗有明式傢俱的風格,不過都是小樣,估計也和到了晚清民國花梨價值不菲,不大用得起有關係。

都是書房中用到的小用品,包括了兩個博古架,兩個花凳,一個桌屏。

這套傢俱周至非常喜歡,造型簡潔,邊緣勾刻了流暢的線條,全以面料自身花紋取勝。

有價值的東西就這麼多,剩下的都是黃楊柏木樟木的傢俱,樣式都偏西式的了,好在除了邊角地方,漆水都保持得不錯,使用痕跡也不是特別明顯,說明質量還是很好的。

這些傢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抽屜櫃門的拉手等銅件,使用的隔片卻是將光緒和洪武銀幣打了孔來製作,一股暴發戶的風格,看來也是民國早期的。

萬幸的是這些傢俱清理之後一直堆在這裡,軍方管著,倒是沒人破壞上頭的這些配件。

如果修復出來恢復光澤,應該也很好看。

傢俱全部清理出去之後,三樓才真正地展現了出來,兩百多平的樓閣挑高式大平層,外帶一百多平屋頂花園,加起來都和首都那四合院的面積差不多了,空間相當充裕。

清點完東西周至就跟吳喬木感慨:“這就看出文化上的級別差異了,弄這些東西還是得去首都,我家這長輩的收藏和王老爺子的相比,完全不夠看。”

“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吳喬木說道:“那就是蘇太公壓根就沒有當收藏,買來就是作為實用器用的?”

這麼一說倒是很有道理,當年蘇華軒在這裡迎來送往結交權貴,可能都是當做實用器買進的這些傢俱,可不是將它們當做陳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