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四十七章 責任

安然表哥已經搬出去了,婚房是用的廠裡給青工們集資建房的指標,不過表哥多了個心眼,和燦燦姐一人佔一套,又使了點關係分到同一棟樓的頂層,之後將兩套合併成一套,加起來一百四十個平方加一半的樓頂,條件也不比老兩口這房子差多少了。

因為集團事務相當繁忙,表姐乾脆就在原來的機械技術研究所的小招待所給租了下來,用於日常接待之外,還裝修了一個大點的房間作為自己的小窩,因此回來的也就少了。

因此這個家裡就顯得有些“寬敞”了起來。

姨伯見到周至非常高興,不過老人家關心的首先還是國際大事兒,歐洲金融危機。

周至給他講解了關於這場危機的預判緣由,當然將之推給了蜀大的經濟學教授們,然後又和他詳細講解了和弘盛是如何運作貨幣產品,如何在芬蘭馬克和意大利里拉的暴跌行情中謀取暴利,以及接下來的坐山觀虎鬥,繼續等待英鎊戰爭的紅利。

“沒有違背國家政策和法律就好。”現在全國都以經濟工作為中心,姨伯作為市局的一把手,對於這些理解起來不難,等到周至解釋清楚之後,他也就放心了:“如此一來,安然你再接手市裡幾個廠,想來壓力就要小得多了是吧?”

“這事兒還得換一種方式來看。”周至趕緊和姨伯解釋了之前和表哥討論的方案,不過勸說的理由又換了一種方式:“所謂修齊治平,那既是古代有志之士的志向,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根據個人能力的不同,所應當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不一樣的。”

“換做蜀中老話,就是有多大腳才敢穿多大鞋,企業家的根本任務,還是有效組織生產和銷售,爭取多獲得利潤,改善員工薪酬福利,多上繳稅收。”

“至於無法勝任職務的下崗職工,還要強行塞給企業,這就是走回了以前的老路上去。”

“如果市裡有意見,那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解決,無法從事企業生產的那部分人我們不要,但是我們可以吸納更多的青年人,哪怕需要培訓後再上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