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四十章 盤點

一張乾隆紫檀三彎腿三拼大畫桌。

這張大畫桌的桌面,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面料拼合而成,自古紫檀無大料,而這張桌面所用的面料是用寬度達三十多公分紫檀芯木拼成,遠比一般的五拼六拼桌面珍貴得多。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一張孤品。

一張紫檀三暗屜霸王棖條桌。

“棖”,就是桌面下的橫檔。

霸王棖,是紅木傢俱中桌面與腿足之間常用的一種榫卯結構。

紅木傢俱桌子四足之間不用構件連接,而設法把腿足和桌面用類似九十度弧線的構件連接起來。

這個部件安在腿足的內側,另一端與傢俱面子底部連接,象一臂擎物似的把桌面承受的重量產生分力,更均衡地傳遞到腿足上來,還不會有橫檔礙人的腿。

這種巧妙而科學的弧線結構部件,便叫做“霸王棖”。

而桌下剩下的部位,又懸空最做了三道暗屜,頗有些類似一個現代的書桌,不過遠比現代書桌簡潔得多,只有四條腿和相當薄的一道桌面和三道薄抽屜,只能裝筆墨紙硯,但是勝在輕薄簡潔美觀。

此外還有一張明末清初紫檀嵌八寶羅漢大床。

這張羅漢床的時代是萬曆,羅漢床的基本形制,是三面圍子,一面上下。名雖為床,功能卻類似沙發。

主要用來待客和小睡。

此件羅漢床的三面床圍均為紫檀獨板,上面的工藝叫做八寶嵌,先是在板材上開小凹槽,然後鑲嵌各種珍貴材質作為裝飾。

這張床三面圍板上用螺鈿、綠松、珊瑚、金、銀、紅藍寶石,蜜蠟製作出四條淺浮雕的龍,極盡精美華貴,是晚明時期最流行的奢侈裝飾。

一件明萬曆黃花梨拔步床。

拔步床產生於明代晚期,說是床,還不如說是一件實木製作的精美小房子。

因為很大,又被形象地稱作“八步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