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一十章 紫定

而瓶、罐之類的瓷器存世極為稀少。

這是一件高度達到了三十多釐米的大件,準確名稱應該叫做北宋定窯紫金釉暗刻唐草紋大梅瓶。

類似的梅瓶目前所知,只有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收藏有一個,那一個更加優秀,帶蓋兒,向世人展示出了梅瓶最初作為酒器的原始狀態。

不過從藝術工藝水準來說明顯不如現在這個,因為這個有美麗的唐草暗花加成。

來來回回審視了一番,這個瓶子器型較大不說,保存得還十分完美,讓周至嚴重懷疑其才出土不久。

不過現在多想那些也沒什麼用,紫定之珍貴兩件事情就可以說明,第一是宋代《見聞錄》記載,宋仁宗執政期間一位大臣為了討好後宮張貴妃,送其一件定窯紅瓷梅瓶,被仁宗發現,斥張貴妃貪財好利,將紅色梅瓶摔壞。

大臣將定窯紅釉瓷器送給張貴妃,可見定窯紅釉瓷器在宋代當時非常名貴。

鮮紅色的紅瓷是由宋代鈞窯創燒成功的,在這之前古人說瓷器上的紅色、紫色,其實都是指眼前的醬釉色。

第二件事就是清代乾隆皇帝酷愛收藏古代瓷器,他傾全國之力蒐羅了不少宋代名窯瓷器,卻唯獨找不到宋代定窯的醬釉瓷。

以帝王至尊都收不到一件瓷器,可見在清代時,紫定就已經極為罕見了。

所以趕緊拿下才是正經。

現在的周至只恨太陽不會立刻跳出地平線,燈下看瓷實在是太坑了。

對面的老農也不多話,也不著急,就安安靜靜看著周至和馬爺檢視器物。

掂重量,看釉色,檢查氣泡縮釉,翻看底胎,檢查白底,鐵子,火石紅,在察看器物內部,檢查修胎工藝,再檢查是否又衝線,砂眼,磕碰……

周至甚至還用指甲在梅瓶關鍵的部位大體地颳了一遍,檢查是否粘補過。

最終判定為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