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十給你開個張

旁人詢問那錦緞是什麼意思,竇滔意味深長地說:“非我佳人,莫之能解。”

“璇璣圖”轟動了那個混亂的時代,上至朝堂,下至鄉野,凡識文斷字之人,都爭相傳抄,試著解讀。

武則天,就“璇璣圖”著意推求,得詩二百餘首。

宋代高僧起宗,將其分解為十圖,得詩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明代學者康萬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璣圖”讀法》一書,他四千二百零六首。

而到了當代,通過計算機技術,《璇璣圖》最終一共解讀出了一萬四千餘首。

應該說老王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這對杯子雖然是底下是“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但是是民窯款,不過圖案文字都非常精到,可以算得是道光民窯裡的精品,而且以兩位文化名人作為裝飾圖案,憑空給這對兒鈴鐺杯增添了幾分“雅氣兒”。

而且是全品。

老王直覺自己淘到了好東西,不過拿不準,將杯子放回到了攤位上,輕輕推了一下。

這是大家約好的信號,這是表示看真,想買,示意周至幫著掌眼的動作。

周至將杯子取來細細看了,檢查了裡外是否存在衝,磕、飛皮等瑕疵,看完之後也不做聲,還是將杯子放了回去,只拿手指尖在杯子上輕輕點了一下。

食指表示數字二,點一下表示單位是百,這動作表示周至能把這件東西看到兩百。

“這對杯子怎麼賣?”老王開口了。

“兩百。”對面是一個穿著背心褲衩的老頭,看那模樣就是城郊農轉非那種常見的居民,手裡還搖著一個蒲扇抽打這蚊子:“您要喜歡,兩百拿走。”

周至一下把眼都瞪大了,再次向那對兒杯子伸出手,想要再確定一次。

卻不料老頭伸出蒲扇將對杯給壓住了:“不好意思小夥子,東西這位先生正看著呢。”

“哦沒事兒,我們一起的。”老王笑咪咪地就給老頭砍了一大刀:“老頭畫得可以,這女的都不知道是誰,二十一個,我四十給伱開個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