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五十六章 真功夫

“啊這個……”老頭一下子就懵了,突然想到一件事兒:“底款!碗底下有底款!”

孫老將瓷碗翻過來,果然,瓷碗底下又雙圈六字的底款“大名成化年制”。

看到這兒孫老不禁笑了:“還有嗎?”

“沒……沒了。”

孫老笑道:“肘子,你給說說?”

說完抬頭對著圍觀的眾人說道:“我們先說好,對於彷品,鑑定老師一般不會給出什麼意見,以免耽誤大家的時間,不過今天這事兒稍微有些特殊,似乎大家對我們請來的鑑定老師的眼力不太信任。”

“我們知道有些人覺得我邊上這位年輕人年紀太小,覺得他可能會不夠資格,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他的鑑定能力非常高明,曾經發現鑑定了好幾件非常重要的文物,甚至是可以改寫我們國家某些工藝歷史的那種,為國家博物館,蜀都博物館所收藏。”

“而他這次來蜀都,也是因為從地方史料的蛛絲馬跡中,發現了一件遺失的重要文物的線索,並最終將其找到,特意來蜀都彙報的。”

“我們工美能夠請到他擔任我們的鑑定師,這是工美的榮幸,應該說,更是今天排到他那一列的各位待鑑定者的榮幸,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接下來我們就請他說一說對這件瓷器的鑑定過程,看看大家是否還會質疑其專業性。”

說完之後,孫老對周至點點頭:“肘子,你說說吧。”

“行,那我來說說,這件瓷器為什麼不是成化真品。”周至接過了話題。

“首先,我們應當知道各個時代的甜白釉所具有的特徵。”

“我們首先說胎。成化甜白釉瓷器在煉胎上,增加高嶺土的比例,並經過多層過濾淘煉,去除雜質,使胎體韌性加強,拉坯更薄,更細白,同時增加鋁的成分,這樣在燒製溫度升高後,多數甜白器能處於“半脫胎”狀態。”

“甜白器釉層有薄、厚兩種,薄釉常施於薄胎及脫胎圓器上,釉面平整晶瑩,器物的口、足邊沿及帶系的稜角處微顯胎骨,足邊沿的釉面截削整齊,施釉不淌,有光素與刻、印紋樣兩種裝飾。”

“厚釉則是釉質凝厚,薄胎器的釉面,釉水的厚度更是勝過了胎體厚度,更為肥腴,多施於琢器,光素器;”

“少數器皿上線條流暢的暗刻花紋,有時候需要仔細地審視或借光線透視,才能看出紋飾或款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