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印泥

    而化學方法帶來的釉面咬痕也是一個道理,粗糙程度一致不說,物劃痕,開片深淺都大不相同。

    對於汝窯來說,要造假的難度就再深了一層。

    “肘子的眼光練出來了。”四表舅這次終於滿意地笑了:“現在全世界已知的汝窯藏品,流落在民間的也就九件半。你這個雖然小了點,但難得是分離的,而且上下俱在,乃是分體式的全品,全世界包括博物館一共近八十件瓷器裡,這甚至是獨一份。”

    “所以別看巴掌大的一個小盒子,其價值不比你的龍泉窯和元青花兩個荷葉蓋罐差,甚至還要超過。”

    “想不到,萬萬想不到還有這漏……”周至不由得開心不已:“呃……不夠這個東西該叫什麼來著?器型挺古怪的……”

    “你不知道打開來看看?”四舅媽笑道。

    “哦對,”周至趕緊小心地將瓷盒打開,發現裡邊是一種紅色的顏料,因為年代久遠,已經乾結:“這是……硃砂?”

    “朱磦,用蜜調和的。”四舅媽語帶責備:“你也是書法門內漢,這麼說沒得讓人笑話。”

    “那這是……印泥?”

    “是的,老印泥。”

    印泥有兩種,分別是硃砂和朱磦。

    所謂的硃砂印泥,用漂制硃砂時沉澱在最底層的硃砂製成,鈐印出的印蛻紅中帶紫,厚重沉著;

    所謂的朱磦印泥,是用浮在較上層的硃砂細末調製成的。鈐出的印蛻呈紅黃色,色澤清雅。其

    相對來說,硃砂印泥適合鈐蓋白文印;朱膘印泥適合鈐蓋朱文印。

    秦漢時期就有普遍在使用印章,不過那是的印章,卻是不用印泥的,而是蓋在臘餅和泥餅的上面,稱為“臘封”,“泥封”。

    到了南北朝到唐代,開始用水,主要是白朮藥水調和硃砂,用毛筆刷到印章底部蓋到絹帛和紙張上面,開始有了最原始的“印泥”。

    但是水乾以後,硃砂容易脫落,因此人們開始尋找固化劑。

    最開始的固化劑,就是周至現在這盒印泥裡調和進的東西——蜂蜜。

    蜂蜜本身經過濃縮之後,硃砂本身也含有劇毒,因此即便是保存了千年,周至手裡這盒印泥,除了脫水嚴重之外,竟然還是美麗的“宮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