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公平

    不忍浪費的甕夫人嘗試了一下這凝結成塊的豆漿,發覺味道還不錯。

    於是開始了反覆的試驗、摸索,終於發現了其中訣竅:那就是在煮熟的豆漿中加入適量鹽滷,豆裝中的蛋白質便會凝結,稍加壓榨,用刀切塊,這就是“豆花”。

    後人為了紀念甕夫人這項發明的功德,在其死後,將其葬於祭祀淮南王劉長而建的淮南祠後,併為其立了像,與劉長象並立於祠內。

    只不過到了後來,劉安這個淮南王的名氣遠遠大過了所有的淮南王,導致豆腐的真實發明人被張冠李戴了。

    “豆花”這道菜的故事當然遠不止於此,比如周至認為,翁夫人發明的其實不是豆腐,而是“菜豆花”,這種以蔬菜碎汁製作“菜豆花”的方法,在很多少數民族當中還有保留。

    而點滷法可能不是也翁夫人的創舉,很難想象一個守墓的婦人會有精力幹這個事兒。

    更大的可能,是與鹽都的鹽冶工業相關。

    在那裡,豆漿是重要的除雜劑,加入滷水當中,就能夠變成豆花,將雜質帶到溶液表面,去掉它們,就可以得到製鹽的澄清液。

    於是“點滷”製作豆花之法,自然而然就在鹽都得到普遍應用。

    如果將“豆花”再放入木框中,壓去多餘水分,白嫩為玉的豆腐就這樣製作成功了。

    而川菜裡邊的“豆花”,在鹽都富順一帶形成規模,然後沿著沱江一路南下;傳到蠻州江門鎮,創出了“葷豆花”;再傳到夾川縣,形成了“六合豆花”。

    而沿著岷江而下,在嘉州地區,形成了“嘉州豆腐腦”。

    沿著岷江向上,則形成了“麻婆豆腐”,“旌陽豆雞”,“懷遠簾絲”等菜品,構成了川菜豆製品的版圖。

    諸如此類的東西,在書中數不勝數,配上各種配圖,內容充實詳盡,資料配圖真實可靠,故事也非常有趣。

    當週至夾著一卷卷軸進入縣誌辦的時候,乾爹吳靈均正坐在辦公室的靠椅裡,兩腳放在茶几上,津津有味地閱讀著這大開本的《川味趣談》。

    見到周至進來,吳靈均心裡竟然莫名其妙也升起一種敬重的感覺。

    只看書里老練優美的文筆,深厚的蓄養,信手拈來天馬行空的典故串聯,一道菜給翻到細緻到無法再更加細緻的出處,無論如何都難以相信這是一個高二少年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