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三章 當讓一頭地

    四表舅的炒麵裡還有一道提神的東西——茶粉。

    既然睡不著,那就乾脆接著幹活,接下來的工作簡單,就是給木板牆上的書法作品上一次礬水。

    礬水的作用是固色,用於修補的新紙的潤色問題的,一來是保護作品,二來也是為百年之後的下一次修復打好基礎。

    處理完畢後,周至將桌上的溼毛巾一一揭開,開始繼續四舅媽未完的工作。

    《坐龍圖》也是澄心堂紙本繪畫的,現在要做的就是用中指指肚推動被水浸泡的畫心,讓裂縫的地方對接得天衣無縫。

    之後取過四舅媽已經處理好顏色的同質澄心堂紙,裁出細條蓋在畫作的斷裂部位,然後用毛筆沾上漿湖水一點一點將紙條刷平。

    這趟操作又細又反覆又需要專注,其實是一件相當耗神的工作。

    等到周至將畫卷都打上了各種紙條補丁後,天已經開始微微發亮了。

    四表舅起床後來到書房,見到周至剛好貼完最後一張紙條,不由得微微搖頭:“年輕人就是能熬。”

    “我去弄早飯,煎蛋面行不?”

    “行,用二化油,擺點薑絲。”四表舅在吃上頭有些挑剔:“我先走一趟功夫。”

    四表舅的功夫是一種南方拳種,腿上動作極少,多是身手上的反應。

    有一樁奇特之處,就是隨著一些伸展的動作,骨節包括嵴椎,都會發出帶傳遞性質的卡卡聲,聽著還怪滲人的。

    這門功夫四表舅諱莫如深,小時候周至曾經想過要學,四表舅只是笑著摸了摸他的腦袋,說強身健體的辦法多的是,沒必要學這個。

    一通拳就是十五分鐘左右,等到打完周至已經將四舅媽從裡間也接了出來,洗漱完畢了。

    接下來三人開始吃早飯,吃飯的時候四表舅問周至:“那首羅隱的《籌筆驛》,你昨晚是有了心得了?”

    “是有一些,主要在節奏和調鋒上面,多了一些技巧,還要操控技巧的自信。”

    “嗯,趕緊吃,吃過我們用抓筆試試。”

    “抓筆?”大字周至很少寫,因為感覺自己的控制力不夠。

    “對,要是真有進境的話,大字上的體現會最明顯。”四舅媽也是行家,只是身體不便之後才放棄了書道,但其實也是絕對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