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

    “之後這事兒就轉給了僧錄司。”

    “可是僧錄司在那個時候早就淪落成了個領俸祿的空頭部門,帶著司職的幾名大和尚對此事兒毫無所知,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龍藏經》凋版在哪兒。”

    “還有這種事兒?”辜幼文大為驚異:“雍正乾隆兩朝無比重視的《龍藏經》版,他們敢如此草率?”

    “其實從這件事兒就能夠看出滿清官方機構在那個時候已經糜爛到何等程度了。”周至說道:“怎麼辦呢?果端果欽只好再次打報告,請朝廷查找《龍藏經》版的去向。”

    “得到皇帝批示之後,工部和戶部官員花了三個月時間,查找到了以前的交接資料,得知這《龍藏經》版在首次印刷百部之後,就封存了起來,最後在乾隆末年,被送到京郊的柏林寺存放起來了。”

    “得到消息後的二人又連忙趕往柏林寺,可是等到柏林寺僧眾打開庫房,裡面存放經版的擱架都還在,但是本該在上頭的《龍藏經》函盒,一個也沒有了。”

    “這……”辜幼文不禁哭笑不得:“這樣的國之瑰寶,兩朝的心血財力所聚,竟然拿給他們這般兒戲?!”

    “好在經柏林寺一老僧回憶,有一年因為庫房要整修屋頂,那些經函給轉送到了智化寺看管。”

    “兩人又趕往智化寺,終於在那裡,找到了這套珍貴的凋版。”

    雖然明明知道這事兒最後是成了的,所有人聽到這裡,還是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

    周至這才說道:“找到凋版還是第一步,到這時候,果端果欽的盤纏也用完了。好在和尚本來就靠化緣,兩人於是有四處奔走,籌集印刷經費,最終又耗時三個月,終於湊齊了銀兩,招徠工人,購買紙張材料,終於在九月之後,將這部《龍藏經》翻印完成。”

    “由於《龍藏經》的印刷量本就極少,因此經板字口鋒稜俱在,完整如新,印刷出來的新經非常完美。”

    “果端果欽倒也不覺得自身辛苦,反倒是感激皇恩浩蕩,在每部經書的扉頁還加了一頁自己請人加工的一頁,因此法王寺《龍藏經》與初版《龍藏經》的區別,是每冊卷首,均有新添加的‘同治拾年萬歲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