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仿品

    “那為何又能被找出區別來呢?”

    “說起來也是一件奇事兒,因為祝枝山的草書真品《赤壁賦》,以及吳應卯的草書仿品《赤壁賦》,竟然還同存於世!”

    “啊?這可巧了。”

    “是啊,後來專家發現,兩本《赤壁賦》中,有一本書法特徵,和津門歷史博物館所藏吳氏本款草書特徵完全一致,而和原作有書風上的差別,因此確定了那一本,乃是吳應卯題他外公名號的贗品!”

    “這個結論得出以後,各地博物館開始紛紛查驗自家收藏的祝枝山書法作品,如今國內已經發現了二十三部作品,都是吳應卯的仿作!”

    “竟然整了這麼多?”周至捂著嘴失笑。

    “有了對比,其實兩者的細節之處還是能夠看出來的。”費經理估計也不是非常精深的書法鑑賞家,但是能夠把別人告訴過他的話說明白:“仔細分析吳應卯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線條要比祝枝山真品要細弱一些。”

    “雖然瀟灑和流暢的姿態足以亂真,但是分析其仿作《落花詩卷》,《春江花月夜卷》等,尤其是兩品《赤壁賦》一對比,就應該很容易得出兩者之間的異同。”

    “祝枝山的線條更加剛健,而吳應卯線條就變得虛柔,你看這裡,武字和嬌字,長筆呈現兩頭尖的樣子,這就是吳氏線條柔和飄逸與祝氏線條剛猛豪邁的巨大區別。”

    “歷史上排名靠前的草書大家,其線條在力度和個性上,都是他人難以模仿的,哪怕是他親手調教出來的外孫也不例外。”

    “因此筆畫線條,才是辨認祝枝山書法真偽的最重要因素,之前無數藏家,或有意或無意,拿吳應卯的仿品當正品,傳了幾百年。”

    周至依舊給與了面前這幅仿作很高的評價:“祝枝山的正品我還沒見過,這幅書法在我看來,已經算得上大氣磅礴,剛柔並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