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八十八章 211下

    “班固《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

    “這裡提到的《周官·保氏》,裡邊有一句:‘掌養國子,教之六書、九數。六書者,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也’。看得出來,小學裡的‘六書’,指的就是學習文字的音,形,義。”

    “段玉裁深通音訓,幼時讀朱子《小學》,其文集中嘗言:‘小學宜興全體,文字僅其一端。灑掃、應對、進退,未嘗不可謂之小學’。”

    “這也和《大戴禮·保傅篇》裡所言的‘古者八歲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相匹配的。”

    “而《保氏篇》以禮、樂、射、御、書、數為六藝,因此六藝者,小藝也。而後代則垂髫而諷六經,六經者,大藝也;”

    “所以小學和大學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小學學的是基礎、技能、個人品質修養,是為了讓個人臻於完美。”

    “而大學學什麼呢,四書之首就是《大學》,第一句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意思就非常明確了,和小學讓個人臻於完美不同的是,大學之道,是想要讓社會整體,更加臻於完美。”

    “肘子是有高人調教啊……”辜振鐸笑眯眯地道:“這般見解,已經將傳統經典和現代思辨結合了起來,怕不是你自己的創見吧?”

    乾爹立刻揭發:“他四表舅蘇秀城,是我們那裡的大學問家,也是私塾打底,後來去了金陵師範進修,算是中外皆知古今通吃的人物。”

    “就是你說這次發現很重要文物,先經他鑑定的那位?”

    “正是。”

    “這就難怪肘子的基礎如此紮實了。”

    只有池薛荔看了看江舒意,又看了看周至,似乎感覺到了什麼。

    這哪裡是扯什麼大學之道,這明明就是在表忠心好不好?!怎麼就沒人看出來呢?!

    無論如何,美酒佳餚,說笑聊天,砥礪切磋,邊吃邊喝,二老倒是並沒有覺得是浪費寶貴光陰,反而是興致高昂,其樂融融。

    話題也很寬泛,二老、乾爹、周至,都是知識積累非常豐厚的人,古今中外文史哲諸多話題,隨便一聊都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