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石蟆鎮

    整個宮觀非常具有特色,既是標準的傳統建築,又是傳統建築你風格比較獨特的“複合院”。

    整個廟宇四周有三丈高的風火牆相隔。廟內是抬梁式磚、木、石結構。縷刻的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板石鋪地。

    大格局就是三殿一院中戲樓,兩邊對稱,左右還有兩座高閣,分別為文武魁星樓。

    戲臺兩側,男女賓樓也分設左右。

    前後殿共有三十二大圓柱支撐,而且和夾川法王寺一樣,用的是石柱。

    頗具明清特色,此外後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整個宮觀頂部清一色採用的綠色的琉璃瓦,與廟宇周圍參天古樹的鬱郁綠蔭完美匹配。

    大家一邊遊覽,周至一邊給大家普及知識,

    川主會,其實是一項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群眾的重要習俗。

    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因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遺澤,李冰被巴蜀民眾尊為“川主”,“大菩薩”。

    因此每年農曆六月廿四前後數日,民眾都會組織祭奠活動,便形成了“川主廟會”。

    按照地方風俗,活動期間一般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此期間,順帶舉辦燈會、廟會和民間戲劇演出,當然也會是必然。

    張辛夷說道:“以前只知道都江堰,二王廟,卻不知道連我們夾川和更下游的渝州,都有祭祀李冰的廟宇。”

    “其實川主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有說是商代的大臣楊戩,有說是李冰和他的二郎,有說是宋代治蜀有方的張詠,不管怎麼說吧,都是卓有政績的人物。”

    “而且祭奉川主的習俗不光光在巴蜀地區,甚至滇、黔、鄂、陝幾個省也在祭奉。”

    “就好像望叢二帝一樣,不管因為戰爭或者政治的因素,導致這些寺廟祠堂被毀了多少次,但是隻要是人們瞭解他們的事蹟,便總會在風頭過去之後,將那些祠廟,重新給修復重建起來。”

    “這叫什麼?這才叫真真正正的,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