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十三章 回鄉

    這事兒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紛紛點頭。

    指著正想要溜去堂屋看大沙蘿蔔的周至,乾爹喊道:“你給我過來,你才是重點,聽聽愛國主義教育,想往哪兒跑?”

    周至看向外婆那邊,不知道啥時候外婆已經坐在一個藤圈椅上,老媽老爸正站在外婆身後,滿臉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之前爸媽回來也沒這麼大場面,也就么房的親戚還算勉強熟悉。

    現在多了那麼多人,好些都不認識,還得外婆和五舅在旁邊介紹。

    娃兒都上高一了,還給當做新女婿看,老爸那份尷尬就不用提了。

    “爸,媽,我跟乾爹去看五通場了啊!”

    “你等等!”平時在單位講一兩個小時都能自由發揮的老爸,現在就跟給這句話救了半條命一樣:“那邊我也只去過兩回,還有石頂山起義,也得聽你乾爹講講!”

    上了中巴車,乾爹就拍了拍老爸的肩膀:“傻了吧?單位啥事兒不能當藉口,非得跟來遭這份罪。老弟,我這算救命之恩了吧?”

    “我是擔心外婆,這麼多年沒出過門了……”然後老爸就看見有人在邊上豎著耳朵偷聽,大為尷尬,瞪起了眼睛:“大人說話,往面前湊什麼湊,後邊去!”

    周至只好灰溜溜朝後邊座位走去。

    “這小子要不這麼機靈,能有現在這出?”乾爹卻再次拍了拍老爸肩膀:“老弟,本是個機會,昨天晚上彙報,還是該提一嘴的。”

    老爸沉默了一下:“一碼歸一碼。”

    “你呀……”乾爹嘆了口氣,轉身卻又變成一臉笑:“同志們,那我就充個大個,今天當回導遊!”

    大家都鼓起了掌來。

    “現在這條路,就是當年夾川往五通如黔省的必經之路,當年可沒這麼寬啊,最多三分之一!”

    “前頭不遠,就是當年宋三娘開店的舊址,叫雞爪窩。看過《水滸》的同志都應該曉得,好漢們佔了梁山後,在山下幾處都有接引店。”

    “比如張青和孫二孃,到了梁山後的司職,就是‘打探聲息’、‘邀接來賓頭領’,負責管理‘西山酒店’。”

    “這麼比方可能有點不恰當,但是我們都是黨員同志,必須講求個實事求是,大家說是不是啊?”

    車上眾人都笑了起來。

    周至一向知道乾爹厲害,現在看他信口拈來,一下就能將所有人吸引住,更是佩服。

    《水滸》誰沒讀過?可這些細節,還有多少人記得?

    “到時候大家可以下來看看地形,我們的巧苓同志啊,也算得有做好漢的天份,選那地方,可真是個瞭哨通風的好位置……”

    中巴車載著一車人的笑聲,朝著五通場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