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章 衛非

    周至看到衛非失望的表情就偷笑,這小子之前肯定打著省錢的主意,這下泡湯了。

    想從老媽身上刮剩餘,我都沒那本事兒,就你?!

    想起之前商量的事情,又趕緊說道:“媽,寒假我想讓楊和住我們家,跟我一起學習。”

    “嗯好,不過要人家爸媽同意。”

    楊和說道:“阿姨,我準備下午就回去,過幾天就來,春節前再回去。”

    “和尚最懂事了。”老媽最喜歡直接定性,不過後面補上的那句不太好:“不像我家周至。走吧,都帶上點水果。”

    “媽,你晚上給我帶點書來!還有本子跟筆!”

    “知道了!”

    周至家並不富裕,只有書多。

    家裡面老爸最挑剔,除了長篇大部頭,就只看《人民文學》和《十月》。

    老媽碰都不會碰《人民文學》和《十月》,更喜歡《讀者文摘》《意林》。

    周至最不挑剔,基本只要有字都行,以前家裡沒條件的時候,十歲開始讀《水滸傳》《三國演義》,還是繁體豎排版本,十一歲開始讀《魯迅文集》。

    還有父親的一些蘇聯文學。

    還有一套書,比上述的好讀,當時家家都還保留著的——《毛選》。

    去鄉下同學家玩的時候,周至甚至黃曆,佛經都能抱著看看。

    《人民文學》和《十月》是當時全國地位最高的文學期刊,價錢也不便宜。

    周至家裡每月定的期刊雜誌和購書,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老爸也是愛書的人,前年新華書店去香港參加圖書展會,文化館館長的乾爹打長途電話回來,問縣裡幹部要不要笑笑生的那部禁書。

    這書是香港商務書社繁體豎排影印版本,非常精美,當時就要四百多元一套,而周遠江工資,一個月才不到一百。

    書記華玉良在幹部中統計購買人數,還要簽字領書,登記,很嚴肅的一套流程,這書要是流出的話,收藏者必須受到處分。

    最終要買這部書的人也沒幾個,老爸卻登記買了一套。

    那套全本無刪節的笑笑生作品,老爸將之藏於臥室,藏得很好,但還是被周至偷偷研究了。

    老爸發現後,就要給他上家法。

    周至趕緊聲稱自己只是在研究古代民俗。

    這藉口當然難逃責罰,不過周家一向開明,老爸說你小子要是能夠講出你的研究內容來讓我信服,那我就不收拾你。

    這樣的做法,也是周家慣例。

    比如周至到了小學三年級後不想再睡午覺,想利用中午出去玩,老爸丟給周至一本《唐詩三百首》,說你小子不想睡覺就給我背詩,一首背會後才能去玩。

    周至打開書兩分鐘就又給老爸丟了回去:“爸,我走了。”

    老爸大怒,周至卻說今天的任務我完成了啊——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然後在老爸驚愕的目光裡,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