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沐氏舉族遷徙的事,把大盛朝大大小小的豪族都驚著了,紛紛打聽是怎麼回事,得知是賴瑾把清郡賣給了賴瑭,連鹽礦、鐵礦都賣了,且除了一張欠條外,還個銅板都沒收著,把諸多大大小小的豪族嚇到了。

    大部分人家,庶子是沒有資格分家產的,頂多就是在成親的時候,隨便給點錢財打發了事。若是有出息的,給謀個官,也算是家裡的一點助力,那都極為稀少。一些人家的庶子,連上祖譜的資格都沒有。

    成國公府,把庶子當嫡子養,讓其襲爵繼承家業,把嫡子安排到邊郡去自己掙家業,已經讓人側目,哪曾想,這庶子竟然把嫡母的祖業都佔了,逼得嫡母舉族遷徙,何等喪心病狂。

    清郡沐氏可是大盛朝排前幾的望族,只有英國公府、衛國公府能與之相抗衡。清郡沐氏有鹽礦、鐵礦,僅靠賣鹽便能養起數萬大軍,哪怕沒有成國公府,人家照樣有國公府的實力。如今,竟然在一夕之間,便叫人奪了。

    能讓一個族群背景離鄉長途遷徙,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危及全族生死。

    賴瑭官至太尉,如今在東安關手握二十餘萬大軍,清郡好幾萬精銳捏在他的手裡,賴瑛在清郡做了十年郡守,兄弟倆裡應外合,已經把兵拉到了清郡,僅表露出來的中中,都叫人驚懼不已。

    其中最害怕的就是東安關郡守兼鎮東大將軍賀智達。

    賀智達為先太子親信,他所治理的東安郡曾是東陵呂國的一部分。東陵呂國滅國,一半的地分給清郡作為補償,剩下三分之一,一分為二,一半劃給了尚郡,一半設成東安郡。

    東安郡地小,又經過戰亂肆掠,當時已是十室九空,到現在都沒休養過來。先太子在時,都是由先太子妃從清郡調糧給軍械供給東安關,後來先太子一家全沒了,由沐真從清郡調派糧食軍械。

    因為沐真是成國公夫人,賴瑭是朝廷的太尉兼成國公世子,又有朝廷詔書讓他擔任主將,賀智達痛快地讓權。

    哪曾想,一轉頭,賴瑭竟是連清郡都給吞了。

    賀智達瞧賴瑭那勢頭,深知自己根本沒法守住東安關,當即掛印走人,帶著心腹、家眷老小齊齊逃往清郡,求沐真帶上他們。

    衛國公從清郡見完沐真,剛回到東安關,就收到消息,賀智達掛印逃了,也是頭皮發麻。

    四郡之地,三郡落到賴瑭手裡,形勢劇變,他要考慮的就不是抵禦東陵齊國,而是防賴瑭了。別回頭東陵齊國退了兵,衛國公府的保平郡也讓賴瑭佔了。

    衛國公二話不說,直接撤了兵,以免自己的精銳部隊叫賴瑭拿去跟東陵齊國拼個兩敗俱傷,賴瑭坐收漁利。

    他撤了兵,一旦東安關失守,東邊便再無險可守,東陵齊國便能直接威脅到京城千里平原之地,蕭彰不會坐視不理,定然會增援。如此,保平郡也算是保住了。

    可由來戰事勝負難料,為防萬一,衛國公仍是安排了不少子侄去往邊郡投賴瑾,既是備條後路,也是看好賴瑾。

    ……

    賴瑾一路快馬疾行,在魏郡虎城縣接到老成國公夫婦一行。

    雖說已經是儘量輕裝簡行,但長長的隊伍仍舊是一眼看不到頭。

    老成國公坐在馬車上,揣著手爐,正望著外面寬闊的官道出神,忽然聽到數百騎馬蹄奔行的聲音飛快,那轟隆隆的聲音,懾人心魄。他下意識地掀起簾子抬眼望去,便見到前方原野之間的官道上,有約有四五百騎之眾的騎兵正在飛快奔行。

    馬背上昂揚的身姿、駿馬奔行的姿態,瞧著就是氣勢如雲,絕非尋常。

    沐真正窩在鋪得格外柔軟暖和的座椅中打盹,聽到聲音也醒了,望向外面,眼露詫異。

    自從進入魏郡,便經常見到有成什的騎兵在官道上奔跑巡邏,說是保護商道。若是有劫匪出沒,數十人的小股隊伍,當場就能讓騎兵剿了。大股的山匪是沒有了,遇到賴瑾這盯著剿匪的,根本活不下來,防的都是那些流躥的小股山匪,或者是一些忙時農耕,閒時出來劫道的。

    如今驟然有這麼大一支騎兵出現,顯然不是出來巡邏的,她下意識地想到,莫非軍中有急事?

    不多時,騎兵奔行的聲音在前頭停了下來,只有小股隊伍奔來的聲音,聽聲音只剩下一二十騎。

    過了魏郡,官道比其它郡寬了一部,他們這一路過來,走的道路左側,即使旁邊要過兵,也是走得的,根本不必停下來。

    沐真的心中隱有猜測,一下子坐直了,又心道:“不能吧?”又想自己是想多了。她剛躺回去,便聽到馬蹄聲在外面停下,還有人喊了聲:“阿孃。”是個少年的聲音,跟賴瑾的聲音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