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家李狗蛋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下沉為農具,上升為精度

    “下沉是說,無論什麼情況下哪怕是往下沉一沉,給農民兄弟生產農具,我們軋鋼廠的工作也不能完全停下來;哪怕生產任務變少相對清閒,也不能夠停下來。”

    “總要讓職工們有工作可做。”

    “這方面,有很多高調的文章,我想不用我們去做,隨便讓軋鋼廠宣傳科配合宣傳,比如相應國家扶持農業、上山下鄉的政策等等,都可以花團錦簇,不受忌諱。”

    “那上揚——是指生產高端的鋼鐵產品?”譚嘉琳有些為難,“這……我們可做不到啊,何主任!”

    “咱們軋鋼廠的老底子,是婁半城三十年前從不列顛引來的機床,他買的時候本身就是落後時代的玩意兒,到現在更是老古董了。”

    “建國後,也有大毛援建給了兩個機床。”

    “大毛援建的,也不是什麼新機床,同樣是幾十年前的產物;對我們來說挺不錯了,實際上已經是大毛那邊淘汰貨色。”

    “那就從機床開始更新提升,提升加工精度。”何雨柱說道。

    這……

    譚嘉琳被何雨柱這一句話給說無語了——何主任應該還是不太懂生產吧?

    直接對機床進行加工,提升機床的加工精度,有可能嗎?

    提升加工精度的,不是隻能用國家珍貴的外匯,購買國外昂貴的新機床嗎?

    最可氣的是國家正大光明去買,總被惡意打壓,高價買回破舊產品,對方還“愛買不買,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模樣。

    按照譚嘉琳的理解,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雨柱倒是看得出來譚嘉琳感覺自己在異想天開。

    實際上,何雨柱如果沒有超越人類的情況,也不會生出這樣的想法。

    現在的何雨柱,對軋鋼廠的生產狀態不僅僅是熟悉的問題,更是在之前的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已經不亞於深耕車間的一些老師傅。

    對於相關知識的掌握,目前軋鋼廠的技術員也已經不比他強。

    如果,何雨柱願意竭力提升機床的加工精度,他所要做的,就是多看一些機床圖紙。

    瞭解基本原理,

    瞭解基本運行,不合適的零件,不夠精度的零件,何雨柱用超越人類肉眼感知的強大能力,親手搓出來——並不能算是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