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 相對於建築業,

    農工業才是最焦急的,也是最缺人的,有苦工都填不上的缺口。

    炎黃人對農業的重視,地球上無出其右,而且努力的鑽研增產之道,嘗試各種方法,而柯羅尼到處都是撂荒的生地,看著都心疼。

    柯羅尼不是沒有農業,但是他們沒有農產品深加工行業,就連烈酒,都不是用糧食,而是用水果,比如龍舌蘭和蘋果——別小看蘋果,蘋果酒可以很烈的。

    當然,果菜也是農產品,果酒也算是農產品加工,但其餘的,大概就只有麵包和餅乾、蛋糕、果脯醃菜以及各種油算是農產品再加工了。

    他們連正經的飼料產業都沒有,菸草、茶和咖啡卻很發達:手工能做到的那種精美的發達,並不是在種植技術上有什麼特長。

    包括苦工在內,他們的種植比刀耕火種好些,但是也沒好到哪裡去,完全稱不上精耕細作,他們的農田,在炎黃人眼裡和荒地沒太大區別。

    也就仗著地力好,地盤大,種植面積廣,再加上野外採摘和狩獵的收穫非常多,所以才能支撐那麼多的軍力。

    只從那些軍隊,也能看出柯羅尼的土地有多麼肥沃,物產有多麼豐厚,炎黃特色的雜交水稻在柯羅尼的基礎畝產就在一噸,幾乎是地球上的翻倍:問題是基礎畝產指的是粗放管理,距離最高畝產,也有一倍的差距……

    當然,這個粗放管理指的是炎黃式粗放管理,比如鯽魚養殖稻田、田雞養殖稻田、河蟹養殖稻田這種複合養殖技術,產量還是會有所增加的。

    炎黃人為了糧食增產,什麼辦法都想啊。

    柯羅尼的土地如此肥沃,自然引動農業部和農技研究機構的重視,但是他們這種職業,本來就不起眼,那些技術員,一多半兒都是調劑生,真正失志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的人,百中無一。

    地球上都缺人呢,再調人到柯羅尼來,這就是雪上加霜啊。

    而基礎從業人員,那些紮根土地的農民,他們沒有鍛鍊身體的想法,家裡有後輩真有職業者的天賦,那是千方百計也要使其脫離農民這個身份的,所以農民背景的年輕人不會種地,在很早就是一種普遍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