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長之言有理,

    《三皇經》確實不合適,咱有些上頭了,致歉致歉。實在的,《九微八道符籙》,道長能做主吧?”

    決明子苦笑不已:“康門主對本派這是知之甚詳啊……只是這《九微八道符籙》一樣是真經,我只是少年時辨別資質讀過一次,因諸般真經都沒有領悟,從此就只轉落在外三門了。”

    言下唏噓不已,老眼也有些渾濁了——以康王看來,戲有些多。

    康王就有點咋舌:“嘶……這個……就無甚了啊,換不得。”

    決明子噎了一下:“呃……要不然《三天龍書》?這也是我茅山根本經文之一,於武道頗有幫助。”

    康王言簡意賅:“這個咱們有。”

    決明子後邊的那幾個道士都瞪大了眼睛,紛紛驚呼:“什麼?這怎麼可能!”

    決明子也是狐疑,連忙說明:“這可不是《三十九章經》,《三十九章經》界門之災前廣為流傳,貴派有留存不意外,但其只是《三天龍書》的第二卷至第六卷,《三天龍書》內含第一卷總訣,方才是修行之法。

    而且後輩多有偽書,合計一百八十餘卷,唯茅山本宗有原書六卷本流傳。”

    康王卻嗤之以鼻:“正經名是《上清大洞真經》嘛,你們祖師寫的,咱們有,還有《上清大洞真經玉訣義》在。”

    “怎麼可能?此皆是秘傳,本門中都沒有多少人得見,而且這也不曾刊印天下啊。”

    老道徹底迷糊了。

    康王則是一擺手:“咱們一直扶保漢家江山,歷來出將入相,史上多有帝君權相編纂《道藏》,真本原本咱沒有,抄本和鐫本(印本)哪裡還能缺了?

    咱家還有儒門《十三經》四百一十六卷,諸子百家三千九十卷,歷世雄文五千冊,佛門三藏十二部經書兩萬五千餘卷,怎地了?”

    決明子突然激動起來:“貴派藏書可能一觀?”

    康王感到挺奇怪的:“你看佛經?”

    決明子連連擺手:“怎會怎會!我宗所藏《道藏》遺失甚多,只得七百餘卷。歷年來都有弟子游歷天下以求增補,這是大功啊。

    若是貴派所傳道藏果然有餘,和本派互換典籍必然可以!”

    康王摳了摳耳朵:“是嗎?本門收藏經典,並不為傳承,只因其為炎黃之智慧,諸夏之遺珠,此華夏所以文明,漢家所以不滅之根本。

    《道藏》麼,咱有一千一百二十冊,乃是後人彙編,其中理論眾多,道法失傳。聽聞《正統道藏》《續道藏》總計五千餘卷,收錄道法一千四百餘種,怎麼茅山宗只有七百?”

    決明子有點難堪,這也是沒辦法,人家東西比你多,說是互換,不對等怎麼換?都想著查遺補漏,但是這差得太多了,萬一人家都有,你都沒有,這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