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 “遠古之期,

    大將皆有左道之法,或口噴烈焰,或手發有雷,種種特異,不一而足。

    焉知其不是異能?現今三頭六臂者沒有,身生堅鱗厚皮者不勝枚舉,此輩史書中早有記載,明明事實已在,卻被斥為謠言。

    現在之人,不信先祖反信外人,殊為可笑。”

    康王淡定的很,眾生無狀,在他這副面孔前往往表裡不一,千姿百態的扭捏作勢,他早已見慣了。

    謝玉海沉默了,他是沒想到,現在康王裡裡外外變化如此之大。如今只是端坐,就顯出氣派非凡,令人心悸,他是見過大世面的,很清楚那是王者之勢,這不是裝腔作態可以擺得出的。

    超能者在直覺上,其實比武者還要高,但是一般來說,他們不太信,反而對武道家相信直覺不是很理解。???.

    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頗有些本末倒置,不過難以究其根本,通常來說。超能力者本身相對脆弱,而且能力都比較單一,容易被針對,所以戰鬥時計謀確實用的更多,相對武道家經常一根筋懟到底的戰鬥方式,他們看起來腦子要好很多。

    智計和直覺,一般情況下是對立的,如果再摻雜一點個人情感和恩怨在裡頭,事情往往會朝著壞的一面發展。

    超能者的智謀有完整的邏輯鏈,更容易說服人,至於武道家,只憑直覺二字,確實也沒有什麼說服力。

    智計並不是達不到目標的,但人們聽從計策又獲得勝利之後,通常都會很自然地轉回頭去鄙視一下直覺,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證明自己有腦子。

    時間一久,武道家自己都不拿直覺說事了。

    問題是,很多事兒光靠腦子不行,比如說謝玉海就覺得康王值得相信,但是他又覺得,自己這個感覺是出於情感問題,他是願意相信康王的,而不是從邏輯上認為康王可信,這就讓他很糾結。

    康王說的這些事兒,本身也沒有什麼邏輯可言,他不善言辭,通常就是把事兒擺出來,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謝蓉蓉倒是挺好奇的,聽謝玉海的意思,這家道館把先祖誇得好像挺誇張?

    看到謝蓉蓉這種神情,謝玉海最後還是同意了入門的事,他也考慮到,康王說他和謝蓉蓉將要修行同一種功法,再怎麼說,他也能比謝蓉蓉快一點吧?好歹他也是個四階。

    有他在前面,謝蓉蓉能少走不少彎路。

    謝玉海的入門儀式,就不能在萬兵洞了,因為新場地的節堂還沒有佈置完成,舊場地節堂當然能用,但是他這次是代師收徒,意義又不一樣,還是需要門中人見禮的。

    畢竟是給他們找了一個師叔。

    所以先在舊場地給謝蓉蓉辦了入門,人少,見禮者也只有謝玉海和錢千柔、袁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