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一百零二章 對於俄語,

    只是經過現代社會的洗禮,哥薩克們對民族榮譽的看法也變化了,也開始有國家觀念,凝聚力高了很多,這些人訓練有素,看得出來頭不小,康王就更不擔心了。

    再次趕過來的騎兵有十二三騎,除了大鬍子和翻譯,還有幾個沒留鬍子的年輕人,嘻嘻哈哈的不斷怪叫著,好似十分興奮。

    但是進了城,這些年輕人難免失望,畢竟是一座還在建設中的城池,除了荒地田畝阡陌,就是塵土飛揚的工地,整齊的房屋不是沒有,但是他們看著門口的崗哨,就不想靠近。

    安置騎兵的地方還真有,節堂在半山腰,萬兵洞的所有建築都在節堂周圍,基本也是往山頂延伸,山腳下就空出來了。

    這地方原本康王是安排給政務部門的,先建設的就是住所,還有留出來的辦公樓的位置,還沒動工,是荒地。

    這些住所都是標準的宿舍,單身宿舍也有,家庭套間也有,已經蓋成了三四棟——不得不說苦工幹活兒真下力氣,不捨晝夜啊,配上現代化機械和工藝流程真的是無往不利——不用擠也能裝下這一票騎兵。

    不過以後城市建設了起來,騎兵可能就不能駐紮到城市裡了,畢竟馬匹還是不方便。

    國防軍也派了代表來接待這些哥薩克,對他們而來歷自然也是好奇的,因為在古坦索地區,這是第一次發現歐洲勢力。

    大鬍子自我介紹他叫維克多·列夫·涅克拉索夫,追尋著祖先的傳統,帶著小夥子們在荒原上討生活。

    話縫兒溜的十分瓷實,滴水不漏,隻字不提自己是哪裡人——反正哥薩克的馬刀威名響徹世界,和維京人、韃靼人(蒙古人)並稱,全世界誰不知道。

    他也願意把這裡當成補給點,按照他的話說:“雄鷹也有孵卵的巢穴,棕熊也有冬眠的石洞,哥薩克也得有讓小夥子安心睡覺的地方,沒有什麼地方比炎黃人經營的城市更讓人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