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 作品

第七十三章 康王之所以在開口之前思慮再三,

    這首曲子應該是歌頌的那個時代的這些先輩們。”

    康王點了點頭:“羽檄從北來,邊城多警急。厲馬登高堤,虜騎數遷移。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我萬兵洞拜軍主蚩尤為祖,本事如何不提,為人只講四個字:精忠報國!

    爾等雖是少年,可惜胸無豪氣,可做富家翁,難為羽林郎。習武健身自無不可。然吾門下,皆是沙場廝殺漢,終生許國,至今未有善終者,爾等……自去思量。”

    這話說著古雅,在場的人不是專業人士,好些詞兒也不太懂,但是意思卻表示的明白,所有人都是心中凜然。

    萬兵洞這名字聽著陌生,沒什麼名聲,這話頭兒和名氣完全不附,可無論真假,人家話說出來了,左右是沒看上你們,而且把理念擺出來,接受就留下,不行,那就不行了,你們自己看著辦。

    說實話,這種讓人當面擺明立場的事兒,是得罪人的,多少帶有些逼迫意味,康王當然是不在乎,雖然報國為念,這些人也說不上國之蛀蠹,但是他又不是什麼好人,挨欺負受侮辱可不幹。

    報國的法子多得是,除暴安良的做法雖然犯法,卻不是沒有意義,只是現代社會用不到了,確實有些樸素到過時,可越是這種傻辦法,威懾力卻越強。

    當然,如果沒有異界可以逃避,他也是沒有這麼大底氣的:他也在體制內效過力的,國府有多大的能力,他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宋合等弟子自然是挺胸拔背自豪感蹭蹭的冒,他們經過了戰陣,正是熱血未退,對本門信任感劇增的時候,也恰逢易犯中二的年紀,這又是曲兒又是詩的這麼刺激,早就心甘情願的不行,指不定在心裡把自己腦補成大英雄大豪傑了,看昔日同伴的眼神都不一樣。